返回

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4章 秦始皇 后世的女子怎么会这样(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他深深地看了眼天幕中的李清照“这么多人都不如一女子。”

弟弟赵光义连忙讨他欢心“哥,您的后代差一点儿也正常,毕竟很少有亡国之君不昏庸。至少,百姓们还是心念大宋的。”

赵匡胤想到了李清照,重重点头“嗯,你说得有理。”

弟弟赵光义又说“而且听天幕这意思,还有南宋呢。南宋皇室面对这般耻辱的事情,一定会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努力北伐的。大宋的荣光一定会被重振。”

赵匡胤自己带入了一下,下意识点头“嗯,你说得对。如果朕是那南宋皇帝,受到如此奇耻大辱。朕一定秣马厉兵,韬光养晦,不杀光金人誓不罢休。”

然而紧接着,天幕的话让他们浑身颤抖。

结果令人没想到的是,李清照追赶的速度,赶不上宋高宗赵构逃命的速度。

从公元1130年春节到1132年正月,温州、越州、衢州、杭州。

无论她怎么追,宋高宗赵构跑得永远比她快一步。

他逃,她追,他们都插翅难飞。

开国皇帝赵匡胤“”

弟弟赵光义“”

侮辱性极强。

赵光义眼睁睁看着哥哥脸色黑如锅底,自己面上非常惶恐,心里笑开花。

哥哥的后代真的太垃圾了。这样也好,舆论扩散之后,他上位就有天命了。

他轻咳一声,按住哥哥拔剑的手“哥哥别急,赵构应该也没那么差,此刻逃跑只是权宜之计,等安定下来,一定会重振旗鼓的。且再看看。”

赵匡胤愤愤不平地收回剑,平复好心情“嗯,朕的子孙后代绝对不是那种孬种”

真正的宋高宗赵构咬牙切齿,什么意思啊什么叫李清照追赶的速度比不上他逃跑的速度

他明明是在为大宋考虑,为了保住大宋最后一缕根基。

胡言乱语的促狭鬼

李清照根本追不上宋高宗赵构,而且在追他的过程中损失了大部分文物,最后只剩下五六箱东西。

这五六箱东西,和之前相比,也拿不出手了。

她在会稽安定下来之后,便把这些东西放在床底,把宝贝当孩子一样看管。

结果她有一天回来,看到墙上被钻了个洞,自己的宝贝居然被人连箱子偷走了。

李清照又气又急,最后只能发布重金悬赏,希望有人能帮她找回这些宝贝。

结果邻居钟某拿出十八件文物,来求赏赐。

好家伙,李清照这下明白了,原来盗贼居然在身边

李清照只能求对方,把东西还给自己。

天幕中,李清照的演员化了特效妆,大概是四十多岁的样子。

只是个病弱寡妇,面对财宝被偷,却没有什么办法,何其无奈。

各个朝代的男男女女都咬紧了牙关,恨不得钻进天幕中,暴打一顿那个邻居。

他们看着少女出阁嫁人,成为温婉贤淑的妻子,看着她念出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又看着她忧国忧民

他们的心情随着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人生而震颤。

他们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娇俏可爱的少女。

本以为南渡之后,生活总算能安宁下来,结果剩下的宝贝居然全被偷了

那些宝贝都是他们看着收集来的,真是气死人了

明代重臣张居正咬牙切齿,问出无数人想说的话“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李清照的名声在宋朝毁誉参半,在元朝沉寂下来,而在明清两朝达到辉煌。

骨灰级迷弟张居正气得要命,想冲进天幕中打人,但是又做不到,只能愤愤踱步。

这时,官署中一个小官吏正在用浙江口音跟同伴说话,恰巧被张居正听到了。

张居正皱着眉问道“那个谁,你过来。”

“张大人,有什么事”

“你姓什么”

“我,我姓钟。”

小官吏眼看着张居正的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连忙摆摆手“我我我我老家在湖广,是最近才迁到浙江会稽的,跟那个欺负才女的姓钟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张居正面色晦暗不清,看了他一眼,摆摆手“行,我知道了,你走吧。”

李清照和赵明诚没有生育孩子,文物也丢了很多,孤单又无助,写下一首词“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这时,经人介绍,有一个男人走进他的世界。

这个男人叫张汝舟。

张汝舟婚前表现得特别好“你喜欢赌博,我陪你赌,你也不用担心家用,我会好好照顾你的,能娶你这样的才女是一种幸事啊,给我一个机会。”

在媒婆的怂恿下,李清照嫁给了张汝舟。

谁知,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张汝舟是看上了李清照的钱和文物,才接触她的。婚后经常拿她的东西出去变卖,换取钱财,供自己喝酒赌博。

李清照哪里肯忍,这些文物都是她的宝贝,都是她的孩子啊。

她于是拦着张汝舟不让他卖东西,结果张汝舟就暴打她。

性格刚硬的李清照从来不是什么能忍受家暴的人,这婚必须得离

张汝舟于是说,你把你手上的文物全部给我,我就跟你离婚。

李清照却看清楚了,张汝舟这就是个泼皮无赖,即使把文物给了他,张汝舟也未必会放过自己。更何况,她也不愿意给。

那就都别想好过

宋朝的法律规定妇女不可以主动离婚,除非丈夫犯法。

李清照于是告发张汝舟虚报举数入官。

因为宋朝对文人很好,对那些屡试不第的人也有优待,考试次数多了,不管你有没有考上,最后都能混个小官。

张汝舟就是虚报了考试的次数,骗了一个小官当当。

这件事可不得了,最终还惊动了宋高宗赵构,经过调查,张汝舟被革职处理,发配到广西柳州。

可李清照也没有完美脱身。

因为宋朝还有一条很绝的法律。举报丈夫的女子需要被关押两年。李清照即将面对两年的牢狱之灾。

她蹲了几天的牢,好在赵明诚的远亲替她多方走动,把她从牢里救了出来。

人是救出来了,可名声没了。因为在当时的士大夫眼里,这太罪恶了。女子怎么可以状告夫君呢

李清照痛打渣男,但也惹了一身腥。

同时代的王灼说李清照“晚节流荡无归”。朱彧说“然不终晚节”。陈振孙说:“晚睡岁颇失节”。胡仔“传者无不笑之。”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晚年的李清照受尽闲言碎语和牢狱之苦,却并不在乎,在人前依旧是一副刚强的模样,看不出任何软弱的模样。

夜晚,她借酒消愁,想起自己跌宕起伏的前半生,长叹几声,写下一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明清几个朝代的女人看着天幕中的李清照,擦着眼泪,连连叹息。

又怜惜她多灾多难,又爱她多才多艺,又佩服她刚强不折。

宋朝中期,程朱理学开始萌芽,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风气逐渐蔓延开来。

明清时期,妇女以贞节牌坊为荣。

“我丈夫喝醉酒也会脾气暴躁,可我也不敢和离。先不说和离很难,即使和离,又哪有我容身之所,肯定要被乡里人嫌弃死了。”

“李清照,真乃奇女子,我不如也。”

很多婚姻痛苦的女人还是不敢和离。

而有一些大胆的人则是咬紧了牙关,把李清照当做榜样,准备和离。

另一旁,秦汉隋唐等等朝代的人都看懵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