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算是浮浮沉沉,他却是浮浮沉沉沉沉沉沉
与此同时,天空中出现新的画面,李商隐的演员来到四川当小官。
家中穷得无米下锅,经过商量,妻子暂时回到娘家过日子,自己则是在外奔波赚取五斗米。
晚上,窗外突然下起雨,他看着明明灭灭的火烛,好想妻子啊。
妻子之前写信问他归期,可是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去。等到回去的时候,一定要跟妻子共剪西窗烛。
他拿出纸笔写下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至于这首诗到底是写给妻子,还是写给朋友的,一直都有争论。
可是李商隐明显是个直男,不像是给朋友写的。
有学者说,这是最残酷的诗。
因为这个时候,李商隐的妻子已经病逝很久了,可是李商隐还不知道。在家等着他的,只有妻子的荒坟。
人生四大苦,他独占两样,幼年丧父,中年丧妻。
李商隐心头一紧,如遭雷劈,望着家乡的方向。骤然知道妻子的死期,心像是被人挖空了一大块,呼啦呼啦漏风。
他目前还在长安做官,没有去四川,还没有写下这首诗。妻子也没有病逝,前不久还给自己写信了呢。
可他的心完全放不下来。
不行,得赶紧把妻子接到长安
孤坟
苏轼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王弗,他十九岁的时候,和十六岁的她成婚。他们琴瑟和鸣,恩爱非常。
可是王弗二十七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距离现在,已经有十年之久。
他想去看看坟墓,可自己被贬谪到这里,坟墓远在千里之外。
昨天晚上做梦的时候,他梦见妻子对着镜子梳妆。两人相对无言,默默流泪。
唉,他跟李商隐何其相似。
他回到屋子里,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悼亡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年轻版的白居易感觉自己赢了,有些陶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得真美。”
“我就说嘛,能写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人,一定是能深刻体谅女子的人,绝对不会跟你一样多情。”
“文如其人懂不懂”
元稹“我再给你说一遍,我不是多情,我对待每个女子都很认真。”
“有多认真”白居易有点不屑“能写出这样美的诗词吗”
“李商隐这首诗不是悼亡诗,却胜似悼亡诗。太简单,我又不是不会写。”
元稹拿出纸笔,思索良久,唰唰地写了首诗。
白居易没当回事,随意地接了过来,随即瞪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只见纸上写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志得意满“怎么样我是不是很深情”
白居易恍恍惚惚“原来文如其人有的时候是错误的。”
元稹“”
天幕还在继续播放李商隐得知妻子去世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事业不顺,父母妻子又接连去世,成了孤家寡人,凄凄惨惨戚戚。
后来,他来到节度使柳仲郢手下当幕僚。这人是柳公权的侄子,属于李党,官职不小,挺喜欢李商隐的诗文,算是李商隐后期唯一的靠山。
当天晚上,柳仲郢安排舞女来接待他。
天空中出现新的画面,舞女们载歌载舞,身段优美。
其中有一个舞女长相妩媚,目送秋波。
李商隐现在才刚刚四十岁,还算是壮年,长相儒雅。虽然深陷党派争斗,可文采是遮不住的,普通人都知道他的才名。
花前月下,男女对视,女子的眼神都要拉丝了。
可李商隐叹了口气。
曾经他为了补贴家用,离开妻子,去很远的地方谋生。
妻子离世后官职升了,他整个人却好像没有灵魂了。赚来了钱,妻子却没了,钱有什么意义
他像行尸走肉一样对官场提不起劲,对酒色也是如此。
第二天,他让人拿来纸笔,写了一首拒绝的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天的宴会非常美,可是身上没有彩凤的双翼是不能比翼齐飞的。”
后来,四十七岁的李商隐身体越来越差。他辞掉官职,跟朋友道别,带着儿女回到老家。
在一个凄清的夜晚,他在这个充满回忆的房子里过世了。
年轻版本白居易举起酒杯,轻声叹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希望你们这对夫妻在地下相守。”
他也能理解未来自己为什么要做他儿子了。
能把诗写得美到这种程度
唐诗最后的辉煌,实至名归
元稹觉得有些稀奇,妻子过世了,明明应该再找个人呀,怎么能拒绝得这么干脆
换成是他,他早就答应了
临终前,李商隐留下了最后一首诗锦瑟,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名篇。
此话一出,无数人的好奇心被吊到了极点。
“一寸相思一寸灰。”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些诗都不能算代表作吗那什么才能算代表作”
爱情是恒久不衰的主题。李商隐的几首诗传出去,早已经为世人津津乐道。
结果天幕告诉他们,这还不是最牛的,还有更牛的
天幕下很多人都懵了。
紧接着,天幕以幻灯片模式,一行一行放出锦瑟。
李白看着第一联,细细品味“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嗯,美倒是挺美的,透露出来了丝丝愁绪,可惜”
不大对我胃口。
李白性格豪放,对这种闺怨诗其实不太欣赏,总感觉这种诗句有种无病呻吟的齐梁遗风。
他接着往下看“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他越看眼睛越亮“都是些小的典故,却被用得浑然天成,丝毫没有刻意之感,真是典故大家。”
他有些欣赏,不过不多。
他感觉李商隐和辛弃疾这两人很像,都喜欢用典故,都不会掉书袋。
比起李商隐,他更喜欢辛弃疾。
那种国仇家恨的主题能牵动每一个人的心肠。
所以这几天,他还特意给辛弃疾写了几首诗,隔着遥远的时空和他唱和。
紧接着,天幕放出最后一句。
轰隆轰隆
李白眼中放光,重重拍向桌子“好一个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啊”
那些美好的人和事物,早已留在回忆之中。当时拥有的时候,却不知道珍惜。
要珍惜眼前人啊
光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说尽人间深情。
李白感觉自己藏在心里最柔软的情绪全都被这一句话勾出来,搅动自己的心神。
他人生的主旋律是渴望建功立业,可他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是有感情的人。
只是他把感情排在事业后面,并不常常想起那些感情。
妻子的陪伴如影随形,早就成为生活的点点滴滴,存在感不强,一旦想起来却牵动心肠。
到底是国仇家恨的主题大还是情的主题大
其实分不出高下。
“酒家,拿酒来”
他兴致勃勃地掏出纸笔,给老婆写诗。
不知道
远方的妻子过得怎么样
赠内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他日日烂醉如泥,为了官职到处奔波,妻子承受了太多。
李白怜惜自己的妻子嫁给自己没有好日子过,整天都在收拾饭局,自认为道歉得非常真诚。
可语气太活泼,太像是撒娇,像犯了错的孩子向家长检讨
最后一联出现的时候,众人总算明白了,李商隐凭什么上榜。
李世民精通音律,也会写诗文,深深感觉到了什么叫作诗美。
他高兴地说“李贺李商隐,这两人生平很像,都是皇室远亲,都是没落才子。他们上榜,皇室脸上有光。”
如今才揭晓了五个,三个大唐人里面就有两个皇室远亲,果然是李家血脉,让他与有荣焉。
他抓起长孙皇后的手,轻柔地抚摸,温柔地表白“观音婢,这李商隐失去了妻子,才知道曾经相守的日子是多么的珍贵。好在我们时间还长,可以白头偕老。”
长孙皇后轻咳两声,她患有气疾,类似于哮喘,不过一直有在调养,目前没有大碍。
她笑意盈盈“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说这些,不知羞。”
古代文人太过出名,死讯难免让人扼腕叹息。所以往往有成为神仙的传闻,比如王勃乘风而去,李贺给玉帝写诗。
可李商隐比较特别。他没有成仙,反而成鬼了。
姚宽西溪丛语记载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群古代文人在洞庭湖泛舟游玩,有人提议以木兰为主题,写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