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一百二十八章 乱(五)(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黄浦江码头,昔日威风凛凛、权势滔天的老蒋,在下野之后出国,居然只有十几个人来送别。看着眼前李恪这十几个人,老蒋心里感慨不已。

“果然是落毛凤凰不如鸡,我这即将离去,竟然只有你们这些人来送我!可恨那何敬之,居然背叛我,要是他肯站出来支持我,我何必逼迫下野?”老蒋挥动着拳头说道。

李恪劝慰道,“校长,你何必生气。这次下野,也让你看出了谁才是真心支持你的。而且我相信,过不了多久,校长就能重新复出,我们国内等着迎接校长复出。”

趁着这个时候,李恪自然是大表忠心,现在正是老蒋落魄的时候,此时表忠心更能让老蒋记住。

老蒋很是欣慰,“兴华、辞修,还是你们够忠心。这次也连累你们被免职,我也这过意不去。这何应钦亏他还是黄埔教官,丝毫不留情面,把你们这些黄埔出来的教官和学生大多给罢免。

兴华,现在也就你还有职务在身,我走后的这段时间,你在国内朵朵帮衬这些昔日的军校同事和学生,别让他们到处流离失所。黄埔同学会就交给你了。”

“校长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这些学生。”李恪保证道。

最后老蒋还是十分落魄的踏上了前往日本的轮船,李恪等人也都相继离去。正如老蒋所说,黄埔系的军官接下来的日子很惨。

在老蒋一下野,何应钦就把总司令部直属的那几个补充团裁掉,士兵送往东路军各个师,军官除了少数留任,大部分都被遣散,遣散的军官都是黄埔出身。何应钦都如此排挤黄埔生,更别说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了。

狡兔死走狗烹,说的就是此时黄埔生,很多人一下变成了平民,甚至还要靠救济过活。

对于这些人,何应钦等人不喜欢,李恪可很喜欢,现在浙江的四个警备师正愁没军官呢,现在好了,有军官了。于是李恪就在杭州宣布建立黄埔同学会杭州分会,号召那些被遣散的黄埔学生到杭州聚集。

李恪此举可谓引起了极大地反响。本来这些被遣散的黄埔学生就在南京附近,听说这个消息后,便纷纷来到杭州。李恪在黄埔学生的威望虽然不如老蒋和何应钦等人高,不过毕竟名声在外,之前的战绩那也是出了名的。

关麟征和二期的李焕之本来打算去当土匪的,听到这个消息后,便买了两张火车票急匆匆地赶往了杭州。在前往杭州的路上,遇到不少都是这个打算的人,还碰到昔日的同学和部下。

陆陆续续前来杭州的黄埔学生,不到一个月就突破千人,这其中有被遣散的军官,也有刚刚毕业或者还未毕业,但因为学校不上课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毕竟此时武汉的汪精卫也开始下令清党,南京的也因为老蒋下野,学习被迫中断。

这些人的到来,李恪直接把这些人放进了4个警备师里,不过因为人太多,除了四个警备师的编制变成了每个师将近7000人。当然这些警备师都没有重武器,火炮这些基本很少,毕竟南京方面也不会给他们下拨武器。

还好德国半卖半送给老蒋的那批武器刚好到,而老蒋也把这批武器的使用权交给了李恪。李恪就把这些武器给了16军,虽然16军军长是蒋鼎文,不过他根本指挥不动16军,命令出不了军部。把47师也换成了德式步枪之后,多的以及换下来的武器给了四个警备师。

要是没有黄埔学生来投以及这批德式武器,李恪或许还想把这四个警备师收入囊中。不过老蒋都这么做了,李恪知道这四个师跟他没啥关系了,不然老蒋就会猜忌他。所以李恪只让王成志把他手上的那个警备师掌握就行,其他三个,都给了老蒋的心腹,像什么陈诚、范汉杰等人。

。。。。。。

要是让李恪怎么形容27年的中国,那就是一个字,‘乱,很乱,非常乱!’当然,27年以后的中国也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