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船局可是赚钱的行业,他可舍不得放弃,10万大洋虽然让他心疼,不过几个月内也就赚回来了。找李恪报仇,他也就想想,不然也不会乖乖离开鄂西。
。。。。。。
由于部队都在正在集结状态,李恪则是忙里偷闲,来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开工典礼。
1931年12月20号,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张静江代表中央、李恪代表湖北省政府,出席了这次开工典礼。开工典礼本来规模不大,不过来的高官不少,整个湖北省政府下辖各部门的正副厅长都来了。除了政府官员,武汉各界人士也自发来了一些,毕竟他们期待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期待了20多年了,如今,终于要开工了。
为了修建这座大桥,成立了武汉长江大桥公司,专门负责大桥的修建工作。李恪兼任公司总经理,李文骥担任总工程师,罗英担任副总工程师,至于桥梁的施工单位是李恪成立的中国建设公司。
跟属于军队管辖的建设兵团不同,这家建筑公司属于李恪的产业之一,成立的时间有几年了。当初是为了修建钱塘江大桥而成立的,公司的股东,除了李恪,还有浙江本地一些商人,当然张静江一家在里面也有股份。
整个桥梁的施工由中国建设公司负责,武汉长江大桥公司负责监督建造过程,以及后面的运营管理。
“李工,这座大桥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能够建好?”站在长江边上,李恪一边走一边问着旁边的李文骥。
不远处,建筑工人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给大桥打地基。而长江的两岸,也有不少工人在忙碌,他们不是在修建大桥,而是在修建堤坝。
在武汉长江大桥动工的时候,长江堤坝的修建工程也是进行。不过堤坝的修建则是大多只能靠政府出资,除此之外,民间也会捐赠一部分。
“回禀李主席,我们的计划是三年的时间,具体得看工程的进度。只要大桥需要的资金、原材料这些供应充足,建造进程应该能加快不少。”李文骥认真道。
“三年?差不多!”李恪算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必须保证工程质量,我不希望质量出现问题。这将是我国在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相信建成之日,肯定会轰动全国。
而且平汉线、粤汉线两条铁路也能连接起来,将极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李文骥有些激动,“李主席说的有道理。偌大的长江,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座长江大桥,跟黄河相比,长江落后了。
就拿武汉来说,两条铁路不能连通,商业和行人往来都得靠做渡船,十分不方便。要是眼前这座大桥修建成功,在中国的桥梁史上,都会具有极大地纪念意义。
之前政府数次提出要修建大桥,可最后都破产,还好李主席把这个付诸于现实。”
修建长江大桥可不像修建黄河大桥那么容易,历史上不是中国没有技术实力修建长江大桥,不过因为成本太高,最后都被迫放弃。就像南京那边历史上就是采用的铁路轮渡,而不是修建一座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现在就需要750万银元,等过几年,这个成本还得上升,以当时政府那因为年年打仗,哪舍得花近千万修建一座长江大桥。
“现在武汉以及南北两岸的经济发展,就是受到长江的制约,我作为父母官,肯定得为这里的百姓考虑。修建好这座大桥,对于政府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自然得修建。”李恪笑着道。
“对了,李工当年也参与过川汉铁路的测绘对吧?”李恪突然想起这事,便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