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国民政府对于中医的打压一直很大,中医也处于被废止的边缘。教育部在29年通过了取缔中医学院,禁止各校招生,并与卫生部一起主张将中医学校改为学社、传习所,不列入学制。支持者无非就是那些自诩为进步学者的一批人。
就是在这种时候,李恪公然对抗教育部,成立了湖北中医药大学,聘请著名中医学者萧龙友担任校长,并广泛招生;然后给中央国医馆捐大量的经费,支持中医学术的发展。并在湖北省成立省中医协会,在各县都有分会,定期举行交流会,促进中医的发展。
这可谓丝毫不给教育部和卫生部的面子。即便是李恪以武汉大学医学部为基础成立了湖北省立医科大学,负责培养西医人才,但仍跟教育部和卫生部的关系很僵。直到朱家骅担任教育部部长后,两边的关系这才缓和下来,但中医药大学依然不被教育部承认。
即便是李恪能说动朱家骅,但对方也帮不了太大的忙,反对中医的人太多,即便是作为教育部长的对方也不敢面临得罪那么多人的危险,贸然支持李恪的主张。因为废止中医,汪精卫投赞成票,而对方又是现任的行政院长,放在前世那可是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李恪这么支持中医,自然得到中医界的拥戴,比如眼前这位老中医就对李恪及家人的出诊,一文不收。
听到医生的话,黄淑仪有些脸红,李恪却是认真道,“张医生,麻烦你了,让你跑一趟。”
老中医摸着下巴的胡子笑着道,“李主席,你这客气了,要不是你大力支持中医,我们这些老骨头估计连饭碗都保不住,哪谈替人看病。”
“张医生,你放心,我会尽快努力,让中医在全国改变现状,让教育部和卫生部都承认中医。”李恪保证道。
“那老夫就代全国的中医谢谢李主席!”听到李恪的话,老中医激动地站起来对李恪鞠躬感谢道。
“张医生客气了!”李恪连忙扶起对方,“中医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存在了这么多年,自然有其合理之处。而且在我看来,中医不比西医差,只是缺乏支持,相信总有一天,中医会证明自己的。”
李恪这简单的一句话,在面前的这位老中医眼中却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承诺。老中医诊断完后,开了一副药方就离去,也没问黄淑仪的身份,他只是一名医生,不需要了解病情意外的事情。
。。。。。。
李恪在前往上海的途中,远在广西的湘江地段,正在发生着一场让红一方面军损失极为惨重的战役。
而在四川,贺国光的参谋团终于到了重庆,在重庆扎了根。虽然刘湘对于中央入川很是反感,但表面上还是表现出欢迎的态度,给足了自己这个老同学面子。不仅自己亲自出面,还把四川的各个军政要员都组织起来在机场码头迎接贺国光一行人的到来。
而到了重庆之后,贺国光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点验川军各部,按中央陆军序列统一颁布番号。这不是要夺兵权,只是把军的番号统一一下,并不是整编川军,主要是为了方面指挥而已。川军各部番号很杂,像刘湘手下现在还有9个师又5个独立旅的番号,加上几个边防司令部、警备司令部,编制过于臃肿。
而且在六路围攻失败后,川军的实力大为削弱,像刘存厚的23军都被刘湘吞并,实际23军就只剩一个番号。
按照贺国光的打算是,把刘湘部21军编为3个军,分别是21、23、44军;邓锡侯部编为2个军{由于李家钰、罗泽洲等人依附于邓锡侯,但实际自成体系},28军番号改为45军,再增设一个47军;刘文辉部依然是24军,杨森部依然是20军,田颂尧部为41军。
按照贺国光的意思,此时的川军就编为8个军,下面的师级编制暂时不调整,等解决红军后再做调整。至于各个军的军长任职贺国光暂时还没确定下来,确定下来后,再呈报给中央军事委会员,也就是给老蒋决定。
出于对刘湘的制衡,老蒋让李兴广担任第44军军长,下辖李兴广本部的第5师、饶国华的第1师、范绍增的第4师。其他两个军军长分别由唐式遵和潘文华担任,但第23军副军长是王缵绪。
贺国光虽然跟刘湘是同学,但却丝毫没有手下留情。这个方案要是实行下去,后面再整编一下,刘湘的实力会被拦腰斩断。那样实力大减的刘湘,自然就没有实力跟中央对抗。
这个方案,暂时没公布,还在老蒋的办公桌上放着,老蒋在等刘湘来。因为刘湘正率领大批随员赶往南京,提出了省政府的任用名单人选,等候老蒋的决断。
不好意思,今天临时有事,只能一更,我争取明天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