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湖北的各个师长和军长,以及湖北省政府的高官都已经到场,李恪环顾了一圈,这才认真道,“这次之所以找你们来的原因,或许你们也都听说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今早发动兵变,委员长生死不知,在西安中央高级将领以及陕西省政府诸多成员也都被张杨二人控制。”
“主任,那还等什么,直接出兵去救校长,我愿充当先锋。”李恪话一刚落,宋希濂就立马站起来大声道。
“没错,李长官,张杨二人大逆不道,我们不能对校长不管不问。”旁边的余程万也站起来附和着。
有这两人带头,在场的黄埔系将领大都都纷纷请战,都愿意带兵去讨伐张杨。除了斯鹏文、王鼎元、李浩文和郑洞国四人。
像萧毅肃、周而成、万耀煌、郭汝栋、郝梦龄这几位就没开口,他们并非黄埔系,虽然加入了中央军,但对于老蒋,并不像这些黄埔学生那么尊重。而且他们是杂牌出身,在这个场合也不敢开口,怕说错话,引发内部不和。加上李恪都没表态,这些人自然就作壁上观,看事情的进展再做决定。
“你们冷静一下,现在情况都不清楚,贸然就去讨伐张杨,不太合适。等把情况了解清楚再说。”孙立人看这些黄埔学生有些冲动,有些看不下去。
“参谋长,话不能这么说。趁着现在西安还没稳定,我们才能趁乱救出校长,拖下去,就来不及了。”宋希濂反驳道。
别看孙立人是参谋长,但因为并不是黄埔系,也不是最开始跟着李恪那一批人,加上只是参谋长,没什么实权,在李恪的小团体里,不被尊重也很正常。宋希濂又是很骄傲的人,主力师师长,黄埔毕业后就跟着李恪,还去日本军校进修过,但他一度居然没有孙立人这个外来户的军衔高。
当然现在两人都是中将,但这个授予有先后。孙立人要比宋希濂要早不少,自然就让宋希濂有些看不惯。
虽然知道派系多了不好,但李恪也无法阻止自己这个小团体内部出现派系。李恪这个团体中大点的派系有黄埔系代表人物就是斯鹏文、宋希濂这些黄埔学生;王庚、孙立人等为首的留美系;还有萧毅肃、周而成等杂牌系以及严重代表的文官系。
四大派系里,又分为小派系。其实说派系,界限并不是很明显,主要是因为各自出身的原因,孙立人、齐学启等有着留美经历的自然来往多点;斯鹏文、宋希濂等都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加上有着黄埔同学会的存在,自然关系密切。不过相互之间也没出现什么大的争斗,所以李恪也就没刻意去管。
但孙立人晋升太快,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宋希濂这么不客气的话,让孙立人脸上有些挂不住。李恪则是冷冷道,“吵什么吵,都坐下。”
李恪的话还是挺有威信的,他这一开口,众人便停止了大声争吵和小声议论,都看着李恪。
看着反应不一的众人,李恪继续说道,“在你们来之前,我和老严就这个事商量过。现在局势未明,我们不能擅动。。。。”
“主任,那校长的安危我们就不管了吗?”李恪话没说完,宋希濂忍不住插嘴道。
“宋荫国,是不是我说话不管用了?”自己说话被打断,李恪脸色很是难看,声音也大了很多。
李恪这么激烈的反应,让宋希濂和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宋希濂连忙服软,“属下不敢。”
“不敢?还有你不敢的?”李恪语气很冷,“委员长遭遇这样的事,你们就以为只有你们担心吗?你们以为现在叫嚷着出兵讨伐就能救委员长吗?
陕西就那么大点地,东北军和西北军就那么点人,真要打,他们会是中央的对手吗?现在委员长生死不知,万一委员长没事,你们这么去打张杨,他们狗急跳墙对委员长不利怎么办?
到那个时候,你们认为,你们是去救委员长,还是害了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