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恪眼中,女人不是生育机器,而且他也不想自己的女人因为给自己生孩子而把身体拖垮。他现在的孩子也有好几个,太多了反而没时间去教导。孩子多了有什么用,像杨森那样,连自己孩子都不一定认得完,有什么意思呢。
张静江也没说什么,孩子们的事,他也不想去操心太多,不过想到自己这三女儿,他也不禁有些感叹。嫁给眼前这个男人,的确受了不少罪,好在眼前这个男人不是那种薄情寡义之人。
“我后面抽空去看看芸英。”张静江点头道,“对了,这次你来南京,是什么打算?支持宋美龄他们的和平谈判?”
“不支持不行,现在这个时候,委员长不能出事,不然国家会乱。”李恪如实道。
“即便他回来又能如何?让他当政,这个国家不是亡于日本,就是亡于他和他身边的人。现在南京这边,大部分部门都问题严重。这栋大楼,有太多的蛀虫,即便你如何修补、加固,但根基都坏了,撑不了多久的。
而且按照你的分析,日本一打来,失去了沿海地区,这个问题会更严重。
还不如另起炉灶,重新建一座大楼。何应钦觊觎我那义弟的位置,但他根基不稳,必须依靠你,你就可以趁机入主中央。即便是何应钦联合汪精卫,但短板依然明显,只要挺过前面最艰难的时期,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此时的张静江已经不在乎老蒋了,对那个义弟,他是看透了。
“现在太晚了,我不敢去赌,要是赌输了,那可能就是把整个国家给垫进去。”李恪摇头道。
自从日本二二六事变后,日本高层法西斯激进派掌握了更大的权力,全面侵略中国的意图也越发明显,外有强敌,李恪不敢去赌。
“你说的没错,要是真的日本趁机全面入侵,的确有可能向你说的那样。不过这次我那义弟要是能平安归来,声望倒是会加强不少,就连那些知识分子都会支持他。
这估计是他没能想到的吧!”张静江嘲讽道。
自从老蒋被囚禁,整个中国的舆论基本上是一边倒,那些之前不太鸟老蒋的也都纷纷指责张学良胡来。当然并不是他们真心支持老蒋,而是在这个民族危亡之际,老蒋不能出事。他们都知道要是老蒋出事,意味着什么。
“这就叫祸兮福所倚吧。”李恪淡淡道,“现在南京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听说教导总队已经离开南京,我这才急忙赶来。”
“复兴社闹的。现在南京可是热闹的很,那些牛鬼蛇神一下子都钻出来了,何应钦嚷着武力围剿,复兴社以贺衷寒为代表的,则是跟何应钦勾结在一起。
戴季陶、陈立夫兄弟,汪精卫都要来掺和一下。主和派现在主要以宋美龄、宋子文以及孔祥熙为主,仗着对财政的控制力,不给军队军费,何应钦的讨伐,进展缓慢。”张静江把这段时间的好戏都一一说了出来。
听到复兴社,李恪就不禁想起复兴社现在的情况。现在的复兴社分为四支,分别是贺衷寒的政训系统、康泽的别动队系统、戴笠的特务处系统、李浩文的情报系统。
复兴社成立之初,基本都是各司其职,但现在实际上俨然已经分家,职能都出现重叠。不过实力最大的还是贺衷寒的政训系统,因为一直把控着复兴社总部大权,李浩文系统虽然实力也不小,但因为主要在地方以及海外,没法跟贺衷寒等人争夺复兴社大权。
康泽和戴笠虽然深得老蒋喜爱,但毕竟资历在那摆着。
“看来这次,倒成了一个试验这些人忠诚度的试金石。”李恪笑着道。
“要是他能活着,南京这边,可就要有一批人遭殃咯。”张静江自然明白李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