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两百五十八章 准备(七)(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说到卫立煌,虽然对方也算是中央军,但跟李恪、陈诚这些相比根不正、苗不红,加上跟老蒋的关系也一般。不过卫立煌也意识到这一点,通过自己妻子和宋美龄的关系,走夫人外交,倒也得到老蒋的重用。

“没错,俊如在,应该问题不大。”老蒋点头道,“不过gcd可不止希望给陕北红军编制,江南红军,也希望给编制。”

要说老蒋同意给陕北红军3个师编制的话,给江南红军编制,他就不能接受了。江南地区,可是被他视为根基之地,肯定不能容忍有一支gcd军队存在。

而且江南红军经过这么几年的围剿,所剩不多,总人数加起来都没一万人,怎么给编制,一个师?

“江南红军?”李恪马上就想起新四军,“不如给一个丁种军的编制,武器方面我们可以提供,但必须开到长江以北地区。”

“一个丁种军?倒是可以。敬之,刚刚兴华说的这条,让江南红军全都到长江以北地区,必须加进去。”老蒋叮嘱道。

“是,委员长。”

李恪之所以提出这个,是因为不想后面又出现什么皖南事变,而且江南八省红军过半都在鄂豫皖交界处。特别是安徽和河南地区,那是红四方面军的残部,由高敬亭指挥,让南方红军在江北活动,理由也很正当。

本来李恪想提让叶挺担任军长,组建新四军。但老蒋都不提这事,他也就没提。想来对方并不是打算这么轻松让gcd拿到编制,应该是还想在领导权和人事任命权上面做做文章。

跟gcd谈判的事,李恪管不着,那是何应钦负责,张治中也参与其中,不过最终做决定的还是老蒋。

。。。。。。

“大维,这段时间你辛苦了,兵工厂搬迁的事情基本都是你在负责。不过好在事情办得不错,不然打起仗来,这个就在首都旁边的兵工厂无疑就是重点轰炸对象。”

此时李恪就在金陵兵工厂的厂址,不过此时的兵工厂一片萧条,厂房内的机器设备都尽皆搬走,工人也都看不到一个。不过很快这里就会变得热闹,因为这里将会暂时被军队接管,充当营地。

“我累点、辛苦点没什么,但这兵工厂都是我们的心血,也是重要的国防工业,不能出现任何损失。好在终于搬完了,我这样能了一桩事。”俞大维故作轻松道。

其实俞大维的工作可没这么轻松,这只是金陵兵工厂一家而已。杭州兵工厂、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都需要搬迁,所以事情很多。而且汉阳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作为此时中国最大的两家兵工厂,机器设备高达万台,还有很多重型设备,光运输的船只就需要上千艘才能运走。

好在现在主要在搬金陵兵工厂,以民生轮船公司为首的民族轮船公司,近一年来,轮船都没休息过,基本在来往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不停的把物资运输到重庆。

李恪比较理解的拍着对方肩膀,“在南京、上海等地区的弹药储备怎么样了?”

俞大维笑道,“这个你就放一百个心,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我们修建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军火库,储备的弹药足够撑起80万人3个月的战斗。

而且根据你的要求,我们在南京城内建了上百个小型军火库,都跟地下水道贯通。”

这批弹药,相当于金陵兵工厂两年的产量。可以想想,大战一起,就凭初期的大战,就会把兵工署多年的弹药库存消耗一空。好在各大兵工厂以前都不是满负荷生产,换成24小时昼夜生产的话,产能还能翻倍。

不过兵工厂的搬迁,也会影响产能,所以现在就必须要求几个兵工厂快速完成搬迁,然后恢复产能,这样才能给前线提供足够的弹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