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两百六十章 战(一)(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不让日本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国土,留最后一滴血!”

。。。。。。

啪!

“哼,这gcd口号倒是喊得震天响!”老蒋看完手中的报纸,重重地在茶几上,气哼哼道。

“委员长,gcd就这样,擅长煽动舆论。反正打起来,损失最大的也不是他们,他们自然不怕。现在全国关于卢沟桥事件,反响强烈,我们现在有点骑虎难下,gcd这典型的阳谋啊。”何应钦愤愤不平道。

本来他在南京,因为昨天发生的事,被老蒋叫到了庐山,商量对策。

“这gcd当初没能消灭,实在是可惜,这注定是我们的大患。”老蒋神色不悦道。

“校长,现在平津出事,我们必须做好战争到来的准备。我们要是这个时候不作出表态,舆论对我们会很不利。学生愿意请缨出战!”陈诚站起来请战道。

“坐下,现在还没到必须打的时候。先看看平津进一步的情况,而且我们也还没准备好。”老蒋挥了挥手,示意陈诚坐下。

“是,校长!”

“宋哲元那边怎么想的?”平津地区自从几年前老蒋不想跟日本过多冲突,就把中央系军队相继调出,现在能做主的就是29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

朱家骅拿出一封电报,犹豫道,“宋哲元在乐陵,并不在北平。”

“乐陵?”老蒋眉头紧皱,“他怎么跑那去了?”

乐陵属于山东德州,而德州从中原大战以来就是韩复渠的驻地。虽然韩复渠是最早投靠中央的西北军将领之一,本来投靠老蒋是想获取更高的地位,结果最后并没有如愿,一直想要的山东省主席,老蒋都没给他,心里肯定有怨言。

这两个前西北军将领这个时候搅和在一起,不禁让老蒋有些担忧。

“不知道。”这个时候朱家骅显然也不想因为自己这边的情报,让内部出现不和,就没说透,但老蒋肯定能猜到缘由。

“那现在北平能做主的是谁?”老蒋也没追究宋哲元去乐陵干什么。

“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师长的秦德纯。”朱家骅回道。

“告诉秦德纯,在‘不屈服、不扩大、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上,跟日本谈判。让他们做好应付战争到来的准备,还有让汤恩伯部立即进入河北,以日本人的性格,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谈判只能拖住他们的脚步,现在是不想打也得打了。就看能拖到什么时候。”老蒋无奈道。

平津是南京中央政府的底线,在场的人都知道这点。要是政府再表现出软弱,那么不仅那些本就对中央不感冒的反对派,还有中央系内部可能就要出现分裂,那样对老蒋来说,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校长,我们应该小心上海方面,要是平津真的开打,上海这边的日军可能也会发动挑衅。相比于平津,上海对我们的威胁最大,而且我们也不能坐视日本从北向南进攻,那样对我们威胁极大。”李恪提醒道。

“校长,叔民说的没错。”陈诚也附和道。

老蒋端起眼前的那杯白开水,喝了一口,水从喉咙流到腹中的声音很清晰。然后把视线转移到张治中身上,“文白,你的第9集团军负责淞沪的防务,你也别在这浪费时间了,明天就回上海,布置好防务。”

“是,委员长!”张治中站起来敬了个礼,认真道。不过就当其想坐下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会儿,“委员长,那红军改编的问题上呢?”

老蒋挥了挥手,“就按照之前我们商量的办,陕北红军编成第八路军。军装、军衔以及武器,按照地方部队标准补充,先让他们完成改编,然后在听从军委会命令开赴前线。

兴华,武器方面,你要注意,不能给太多、也别给太好,就按照你说的,那那些换下来的破旧武器,修缮一下给他们就行。要是他们反对,就说现在武器本就不足,没有多的,想要武器找阎锡山要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