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指挥部设立在苏州,并不在上海,看到朱绍良不顾战局跑到苏州来,他不禁有些眉头紧皱,不过却忍住了指责。
“一民,我这么做肯定有我的原因。现在整个上海战斗我们都处于优势,要是在把上海市区的日军赶走,岂不是让他们觉得这里不是那么好进攻,就不再增援怎么办?”李恪耐心解释道。
朱绍良作为集团军总司令,也知道李恪制定的计划,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解,“但你之前不是还因为没能把日军赶下海而指责第9集团军作战不力吗?”
“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情况不同,下达的命令也不同。日本海军陆战队那仅剩的日军,就是我的诱饵,我得需要用这个诱饵钓更大的鱼上来。”李恪淡淡道。
“叔民,光凭这个诱饵恐怕不足以让日本投入更多的军队吧?”这两天一直跟在李恪身边,陈诚也知道李恪的一些打算。
“自然,这个诱饵的确吸引力不足。所以我打算把宝山以及吴淞口作为第二个诱饵,我就不信日军还不上钩。”李恪自信道。
李恪下的棋很大,适当露出破绽,但又不能让战场形势对己方不利,如何掌握节点,是很重要的。他还得考虑这些部队的具体情况,对于自己的第2军,他自然不担心,但其他部队可不像第2军,所以考虑的因素很多,要是中间环节出了差错,那就有可能失控。
“宝山?”
陈诚有些不确定自己的猜测,但李恪给了他答案。“辞修,以战区司令部的名义,给第3和第15集团军下令,宝山、狮子林、吴淞口一线,再坚守十天,就撤出阵地。日军的舰炮优势太明显,我们把战场后移,退入第二道防线,削弱日军的舰炮优势,也让日军看到胜利的希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继续增兵。”
“主动放弃阵地?”陈诚虽然猜到,但听到答案,还是有点惊讶。
其实在宝山这边战斗开始的时候,李恪让两个集团军在离着海岸线有段距离的五角场---江湾---杨行---月浦----罗店----罗泾-----浏河一线修建防御工事,他就猜到一些,不过现在才得到证实。
“没错,第二道防线现在已经差不多修建完毕,把日军放上岸来打,在这里消耗日军,让日军增派更多的援军。”李恪指着地图上画出的那一条线,认真道。
看到李恪这个主要把军队布置在北线,而上海南边的松江、金山卫、奉贤只有王成志一个军驻守,便指着地图道,“你这布置,明显的北重南轻,南边的海岸线很长、适合登陆的地点不少,要是日军集中大军从上海南面登陆,那我们在北线的战斗可就没什么意义了。”
见陈诚看出了破绽,李恪有些惊讶,没想到对方还能看到这点,看来还是有军事常识的。
正当李恪想要说的时候,门外的卫兵则是跑来汇报,说是刘湘和张发奎到了。
“说曹操,曹操到!”李恪笑着道,然后扔下手中的笔出门迎接。
“甫澄、向华,你们可算来了,我这边现在可有些兵力不足,好在你们这来了,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叔民,看你说的,我们出川就是为了打鬼子,现在我带了两个军的部队,你看看怎么安排。”刘湘豪气地说道,丝毫没有一点不高兴。
要知道李恪可是让他实力大减,照理说他该对李恪不满、甚至憎恨才对,但此时其脸上根本看不出来不高兴。其实这也很正常,就算是有矛盾的两人,在见面时可能看着关系还很不错,加上刘湘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有分寸。
“叔民,我也是,这次我就在你的指挥之下打小日本了!”一旁的张发奎开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