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开战以来最大的胜利!海军潜艇部队在昨日凌晨击沉日军10艘军舰,30余艘运输船,击毙日军一万人!我们中队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誓死抵抗的精神!”
“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我中华军队誓让日寇有来无回!”
。。。。。。
上海租界,自从上海战斗爆发,特别是市区也处于战场,很多普通市民纷纷涌入租界。此时的上海市区,早已成了中日两队的战场,特别是随着日军的第二批3个师团的增援到来,上海被卷入战争的面积不断扩大。
虽然李恪以战区副总司令的名义让上海市政府出台让百姓迁徙到西边的各个省份。这些上海人不愿意背井离乡,所以除了少数人坐船或者火车离开上海,但更多的却是涌入了租界。
上海市的总人口在战前大约有300多万,无疑是中国最大城市,而租界就有100多万。面对中国难民的大量涌入,英美法等国并没有阻止,反而让租界工部局配合,妥善安置。
不过数十万上百万的难民涌入租界,也给租界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社会治安变差了不少,街头上也是人头攒动,一个个人脸色都比较沉重,特别是租界外传来的枪炮声,让很多感到担心。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然是充满了担忧,但对于欧美列强来说却没有多大的影响。英美等国不打算插手中日战争,所以日本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刺激英美,日军则是尽量避免把战火燃烧到租界。虽然中队一直想把战火燃烧到租界,拖英美下水,但是日本主动避开租界,中队也没有借口。
所以就出现一种很奇怪的情况,租界的欧美人在闲暇之余,还能聊着天、喝着咖啡,再拿着望远镜观看不远处正在发生的战斗。
作为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最近很是忙碌,不停地奔波于中日之间,想要调停这两个德国盟友的战争。
对于中日这两个潜在盟友,德国内部也在争论。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在德国帮助下建立起的军工体系,战争潜力巨大,不过就是整个国家的工业能力较差,内部不统一。而日本则是拥有强大的海军,这是德国很需要的。
拉拢这两个国家无疑是想牵制苏联,分担德国的压力。可是现在这两个国家爆发大战,为了德国的利益,他只能从中调停。不过调停的工作却不是那么好做,日本方面丝毫没有停战的意思,反而在继续增兵。
中国虽然那个委员长倾向于调停,但是并不敢把这个事情公布于众,毕竟这个委员长在这个群情激涌的时候,也不敢明面表示想停止战争。而且在中国政府内部,主战派占据着很强的实力,特别是这个上海战役指挥官,德国人的老朋友--李恪,是毫无疑问的主战派。
除了这位,国民政府还有很多主战的将领,这势必会给调停带来很大的阻力。调停想要成功,必须是有一方愿意结束这场战争。但现在中日都在增兵上海,显然会爆发更大规模的战斗,要是打出了火气,这场战争可不是那么容易停下的。
特别是今天报纸刊登的这场胜利,虽然日本方面予以否认,但他知道日本人的损失很大。从台湾增援上海的一万多军队,以及相应的武器装备加上那几艘护卫军舰,全都沉没。
日本方面对这次损失很是生气,扬言要报复中国。除了继续增兵之外,还出动数十艘海军舰艇在东海海域搜寻中国潜艇的踪迹,并对上海、南京、杭州发动大规模的空袭。虽然这个空袭并不成功,但显然日本人是动了火气的。
对于中国的潜艇部队,他还是比较清楚的,完全是由德国帮忙建立起来的。而且中国有多少潜艇,德国方面也清楚,虽然中国自造了一部分,但主要零部件都是从德国进口,从这上面就能大概估算出中国潜艇的数量。
日本也知道这个情况,就像德国提出要求,希望能告诉中国潜艇的具体情况。不过这个问题,他把一传回国内,政府和军方内部的一部分人表示反对,认为不应该提供这些潜艇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