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两百九十五章 南京保卫战(十三)(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2月4日凌晨,妙西镇,王公亮率领的149师一个团攻入了这个位于湖州西南边仅十几公里的小镇,全歼这里的一个鬼子小队和一部伪军的部队,中旗再次插上了这个属于中国的领土。

拿下妙西这个湖州西南边门户之后,王公亮率领自己的149师全部军队,开始渡河反攻湖州;而王成志则是指挥两个师,进攻长兴。

此时的湖州,日军只有不到一个大队的兵力,面对王公亮一个师的进攻,开始还主动发起进攻,但被149师的猛烈炮火招呼一番之后,损失惨重。只能放弃外围阵地,退守城厢地区,并把城里的伤员武装起来,想要阻止中队拿下湖州。

负责防守湖州的那个鬼子中佐,连忙给师团部发去求援电报后,自己就登上城楼指挥部队坚守这城外最重要的屏障。

“哒哒哒。。”

一个士兵扛着自己那挺mg-34通用机枪,并把其架在一个沙包上,对着正面的日军不断扫射。

149师虽然换装mg-34通用机枪的时间较晚,但在抗战之前,已经全部淘汰了马克沁重机枪,不过暂时还没有把捷克式轻机枪都给替换掉,所以在149师都能看到两种机枪的身影。

此时中队即便是德械师也只有不到10个师的机枪全部换成了mg-34通用机枪,绝大部分德械师都是两种或者三种机枪同时混着用。至于半德械师和非德械师,则是根本没有装备mg-34,因为这个机枪的产量并不高,自然是优先满足德械师。

制造这么一挺机枪,需要用49公斤重的钢铁,然后通过钻削方式,制造出重12.1公斤的机枪。但此时中国的钢铁产量,相比于去年不升反降,因为搬迁的原因,产能下降不少。攀枝花的钢铁厂,才起步没多久,虽然未来前景不错,但短时间的产能并不是很大。

此时中国需要钢铁的地方又很多,铁轨、枪支、汽车等都需要,所以mg-34的产能是因为钢铁产量不足所以一直不高。

中国版的mg-34跟德国现役的有些区别,最明显的是射速要慢点,而且因为中国的军工能力赶德国和日本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使用mg-34的机枪手都必须学会点射,节约子弹。而且相比于鬼子的92式重机枪,更加轻便,可以随时根据战况需要转移位置,以及是否加装三脚架当做重机枪使用。

正面的日军属于日军第18师团,虽然见过中队这款新式机枪,但交战的时候,仍然有些不适应。

“哒,哒,”

看到自己的士兵被中队的机枪打死,一个鬼子少尉十分愤怒,挥舞着刺刀大声说道。

“八嘎,用掷弹筒给我炸了支那军队那挺德国机枪。”

两个鬼子拿着两具掷弹筒,借着工事的掩护,半跪在地上,固定好就开始测量距离,然后就各自把一枚炮弹塞进了炮膛。

“轰。。。”

两枚炮弹直接落在那挺mg-34通用机枪附近,机枪手和附近的数个士兵直接被炸飞。

“他娘的,鬼子的掷弹筒,迫击炮,给我打回去。”

看到自己的两个±机枪手被炸身亡,旁边中队这边的一个连长有些心疼。跟日军一个小队就有两具掷弹筒不同,中队每个连只有1门60mm迫击炮,这也是唯一能对抗鬼子掷弹筒的武器。

不过对于鬼子一个小队就有两具掷弹筒,力量还是有些薄弱。虽然中队也有火箭筒,但射程太近,根本够不着鬼子的正面工事,只能抵近发射。

鬼子的掷弹筒,在淞沪战场可给中队带来了不少麻烦,很多机枪才刚刚架起就被日军的掷弹筒给敲掉了。

为了打通进攻之路,149师590团2营,直接动用了营部直属的几门迫击炮对着正面的日军阵地进行了延伸轰炸。

爆炸声结束后,冲锋号便瞬间响起,2营的士兵逐渐从附近的工事里走出来,冲向对面的日军阵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