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良不像桂永清,有着何应钦这个后台,跟陈诚的关系也挺好,所以即便是在前线擅自撤退,被革去教导总队总队长一职,还是得到了重用,担任新成立的27军军长,驻扎在开封。
孙元良的后台就差了,之前只是因为老蒋重视他,但现在李恪要拿他开刀,老蒋也不打算保他。而且也需要整顿一下军纪,于是孙元良就被当作了典型,虽然不会被枪毙,但肯定会被关两年,做给其他部队看:不管是中央军,还是非中央军,只要违反军纪,就应受到惩罚。
孙元良是孙震的侄子,侄子被李恪给处置了,他能对李恪有好感?
杨森不禁猜测道,要是孙震不识趣,可能也会被李恪收拾。加上正在路上的刘文辉,杨森不禁替他们感到可惜。要是李恪想要的真的掌握川军像邓锡侯、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等人都会是阻碍。李恪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要真的对他造成阻碍,李恪肯定会动手,而且老蒋还会大力支持。
“杨司令、继超,你们聊什么,聊得这么认真?”那边罗立戎走过来,打着招呼道,说完手里扔了一个东西给杨汉域。
杨汉域连忙接住,发现是一把自己心仪很久新式手枪。可比自己那用了好几年的手枪好了不少,之前他看到自己叔叔的配枪还眼馋了很久,现在终于自己有了一把。当然,也可以自己买配枪,但性能其实差不多。
“罗副军长,多谢了!”杨汉域扬了扬手中的枪笑着道。
“谢什么,这换装,自然包括咱们这些军官的配枪。”罗立戎笑着道。
“罗副军长,我们这大概什么时候才可以全部换完装?”杨森关心道。
“估计得两三个月,毕竟现在部队在扩编,步枪的产量也无法短时间满足所有部队。反正这段时间也没大仗可打,暂时用旧点的武器也没什么大问题。”罗立戎解释道。
现在兵工厂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最大,第二兵工厂{原汉阳兵工厂}和第五兵工厂{四川兵工厂}的一个月的步枪产量,已经能满足三个师需求。但这已经达到了兵工厂产能的极限,因为美英等国的封锁,中国方面没法买到那些用于生产步枪的机床等机器,兵工厂的产能无法再扩大。
中国自己这边虽然也有一定的能力生产机器设备,但都是小型的,而且产能也不大。不过第四兵工厂{原巩县兵工厂},已经决定停止生产汉阳造,改装生产线,用于生产中正式步枪。
这也意味着在中队中,就会越来越少,即便是有部队还装备汉阳造,那也是兵工署把仓库里的汉阳造拿出翻新的,并不会再生产一支新的。在不久的将来,汉阳造就会慢慢消失在中队中。
虽然中正式步枪的产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以及太原会战后,中队的损失,以及扩编都需要大量的步枪,杨森的20军作为杂牌出身,能全部换装中正式,已经算是少见了。
“那倒也是。”杨森点了点头,“对了,刘自乾的部队可能在一个月后会到安徽,战区司令部的意思是让他们驻扎在庐江、桐城等地。记得提前把军营给他们腾出来!”
“杨司令放心!”罗立戎身体站直,回答道。
“这两天的报纸都看了吧?小鬼子真他娘的不是人,居然对百姓下手,听说死了不少人。”杨森忽然把话题转移到这两天民间谈论比较多的一件事。
“是挺惨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总感觉我们当初退出南京是个错误,就应该继续坚守。”杨汉域义愤填膺道。
那报纸,他也看了,很多百姓都死的很惨,甚至日军还进行杀人比赛。这让经历了南京保卫战的他,心里总有一股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