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对日本的一些说法也挺认同的,东亚是黄种人的东亚,相比于背后捅刀子的英国人,我们为什么不能跟日本合作?
。。。。。。。”
李恪就在那诉苦,说英国人如何背信弃义、趁火打劫,中国又是如何对待英国的,反正在李恪话中,英国就是背信弃义的小人。至于他的话,肯定是有不少夸大的成分。
比如说,离开了滇缅通道中国就真的坚持不下去?虽然中国现在工业不如日本,但已有的工业依然能支持中队继续作战下去,并没有李恪说的那么惨。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为了引起在场记者的同情,演戏,总得演的像一点。
此时阿特丽这个英国记者则是手忙脚乱,主要是李恪的表态已经是她不能回答得了,没想到自己只是威胁一下,对方依然不服软,而且针锋相对。现场的局势也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李司令,可是之前汪精卫叛逃的时候,你曾说过坚决不与日本和谈,而且类似的话你说过很多次,怎么现在就变了?”突然一个声音传来。
李恪看见是一个中国记者,而且对方看自己的眼神还带着一些不解,他严肃道,“要是可以坚持的情况下,我们肯定会坚持下去。但英国人在背后捅我们的刀子,趁火打劫,我们不能忍受,正如日本侵略我国,我们要反抗;英国干涉我国内政,我们也要反抗。
举个例子,你和你的朋友遭遇土匪抢劫,你顶在前面跟土匪搏斗,而你的朋友不仅没有帮忙,反而背后捅你一刀。这个时候,你是恨抢劫你的土匪,还是恨这个朋友?”
“当然恨这个朋友,被背叛更让人记忆尤甚。”那个中国记者脱口而出道,“李司令的意思是,英国人就是这个朋友?”
“自然。英国人本就是不靠谱的朋友,在欧洲,他们本来是波兰的盟友,但波兰面对苏德两国的进攻时,英国人根本没有支援波兰。要是可以选择,我们自然不希望把性命交给这样的朋友。”李恪也不管阿特丽脸色有多难看,义正言辞地说道。
“李将军,我们法国出兵过,不过波兰败的太快!”一个法国记者忍不住说道。
跟波兰是盟友的,可不止英国人,还有法国人。
李恪想到这儿不忘离间一下英法关系,也就没揭穿这个法国记者,“你或许说的没错,但现在德国正在意图进攻低地国家,比利时、荷兰根本挡不住德队,在两国投降后,德国下一个目标就是法国。
虽然现在你们法国和英国组成了联军,但要是真的局势不对的时候,英国人会跟你们一起抵御德国的进攻?今天英国人能坑我们和波兰,明天就能坑你们法国。
反正英国是个岛国,有着强大的海军,德国海军又不行,不一定打得到英国本土去。真要局势不对,英国人很有可能拍拍手就回英国,但你们法国呢?
你们退无可退!”
听到李恪的分析,那个法国记者也不禁沉默了,手上飞快地记录着刚才李恪所说的话,“多谢李将军,我会把你的话完整的传达回国内。”
看到李恪这个时候离间英法关系,墨菲也在疑惑李恪是不是真的打算跟日本和谈,这是他的个人看法,还是此时中国政府也是这个看法。这很重要。
“李将军,请问你刚才所说的是你个人的看法,还是贵国政府的看法?”墨菲盯着李恪,想要从对方脸色变化来判断。
“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李恪打着哈哈道,“当然,英国要是真的不承认我国对西藏的主权,也不退出藏南地区,甚至关闭滇缅通道,我不敢保证我国政府会不会采纳我的建议。”
“谢谢,我想我知道答案了!”墨菲平静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