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师长拿来两封电报,一封是李恪发的电报,一封是杜聿明发的电报,但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命令200师快点。
廖慷把电报接了过来,看到李恪那杀气腾腾的话,他头上也冷汗直冒,也意识到自己要是不戴罪立功,等来自己的绝对不是好结果,甚至军人生涯也会就此结束。他来缅甸就打了一会儿泰队,连日军都还没打,就这么被撤职他也不心甘。
“第1伞兵旅在哪个位置?”廖慷沉声道。
“电报上说在这个区域内,距离我们不到20公里,以我们现在的速度,天黑之前根本赶不到。而且在丛林里,晚上根本没法走,想要赶到也得明天了。”副师长也很无奈,他看过电报,也知道上面的内容。
廖慷看了一眼旁边正面慢慢前进的吉普车,后面还拖着一门75mm的博福斯山炮,也不禁皱眉。
“这样吧,命令三个步兵团轻装前行,以最快地速度前进,这样应该能在天黑之前赶到第1伞兵旅的位置。”廖慷抬了抬帽子,吩咐道。
“那这些车辆、火炮怎么办,还有其他部队呢?”副师长一愣。
“老赵,我带3个团先走一步,你就负责带着其他部队在后面跟上。现在必须变通,我们自己即便是撤职也没什么,但不能看着友军独自作战。”廖慷语气坚决道。
“好吧!”副师长也知道现在也没太好的办法,其实之前要是这么做,现在早就到了,但之前一直没能下定决心。
廖慷几人很快就统一了意见,轻装前进的部队就只带了一天的干粮和武器弹药,其他的都扔给了后面的部队。至于火炮,也就只带了迫击炮,连比较轻便的恪式火炮都没带。不是廖慷不想带,而是恪式火炮拆分了,每个零部件也重,士兵也扛不起。
想到这儿,廖慷也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该把那些马匹留下了,不然现在也不会这么尴尬了。虽然200师也是机械化师,但也有骡马的存在,不过在美国战车学校学习过的廖慷认为骡马太麻烦,就把骡马留在了景栋。不过照这个情况来看,骡马反而比车辆更适合在丛林里行军,起码骡马对道路要求不高。
不过后悔也没用了,现在也没地方可以去找骡马来。
在抛弃了重装备后,200师的行军速度的确快了不少。先头部队开路也只需要把挡在前面的荆棘给砍掉,不用铺一条宽路出来,自然速度也快了不少。
走了大约3个多小时后,先头部队听见了前面山头了传来的枪声。
站在一棵几个人都围不住的大树下,作为200师尖兵连连长的黄生荣隐藏在树根后正用望远镜观察前方的动静。可惜茂密的树叶挡住了他的视线,根本不知道前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不过从枪声倒也听得出来肯定有自己这边的部队。
黄生荣最后只能无奈地撤回来,给师部发了电报后,便把三个排长叫了过来,指了指前面的山头,“前面的山头肯定是我们的部队在跟鬼子交战,不过就是不知道谁是进攻方,谁是防守方。所以我们待会靠近的时候必须小心,别打到自己人了。”
“可那枪声不是中正式步枪和也不是我们手上的花旗中正式啊!”一排长迟疑道。
花旗中正式其实就是春田步枪,因为跟中正式步枪都有着毛瑟血统,所以就被中国士兵称作花旗中正式。
黄生荣的脸顿时就拉下来,就差点忍不住揍人,“你没听见那机枪声音吗?前面很有可能是我们的伞兵,他们的武器本来就跟我们不一样,你又没见过,自然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