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东北的丛林地形复杂,而且日军在棠吉、垒固等地驻扎有不少军队,即便是我们穿过丛林,也会精疲力竭,就像当初腊戌城下的日军一样,陷入重围。”史迪威反对道。
“正是因为这样,日军才会认为我们不可能穿过丛林,对这边的防备不会那么严。”孙立人坚持道,“而且我们不是没有熟悉丛林作战的部队。”
“你说的200师?当初他们差点影响腊戌战局,而且200师的重装备太多,现在又是雨季,根本不适合穿越丛林。”想到有丛林作战经验的部队,史迪威第一就想起第1伞兵师,不过很快就摒弃了这个答案,毕竟傻子才会把伞兵用来去穿插丛林,于是他就以为孙立人说的200师。
“我指的不是200师,新编41师是远征军中最熟悉丛林的部队,特别是热带丛林方面,即便是第1伞兵师也不如这支部队。”孙立人脱口而出道。
“新编41师?”史迪威一愣,他对这支部队并不了解,而且之前的战斗这支部队也没表现出多么熟悉丛林作战。
李恪则是站出来解释道,“约瑟夫,孙将军说的没错,要是论对热带丛林的熟悉程度,远征军中除了缅甸抗日义勇军第1师外,就新编41师最熟悉。不过论战斗力,新编41师要强很多。”
随后李恪就详细解释了一下新编41师是最熟悉热带丛林的原因。新编41师属于新5军,而新5军是在汪精卫叛逃之后,由李仕龙指挥的护卫队以及建设兵团一部改编而成,后面还招募了一部分云南本地人。
而护卫队虽然被拆散,但主力却保存在新编41师中。李仕龙的护卫队在攀枝花以及云南待了不少年,而且作为实验性质的部队,就连前面几批伞兵都是从护卫队中挑选出来的。只不过这支部队在抗战后没有上过抗日战场,名声不显,就算是远征军内部很多人都不知道新编41师的过往。
孙立人也是在之前从郑洞国口中得知的,才知道在远征军内部有这么一支部队。
听完李恪的解释{当然也没全部都说了},史迪威不禁有些好奇,“为什么这样的一支部队,不见你使用?”
这支部队就让史迪威想起正在组建中的麦瑞尔突击队以及钦迪特部队。前者属于美军,从巴拿马、危地马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地的美国志愿兵组成,熟悉丛林;后者属于英军,士兵中英国人占一半,其他的有澳大利亚人、廓尔喀人等。
两支部队的规模都在3000人左右,英军的钦迪特编制为一个旅{注:英军编制中,严格来说没有团,营过了直接是旅,不过也有一些团的存在,不过兵力仅比一个营多点,更像是象征意义},人数稍微多一点。
不过这两支部队都还在训练中,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成军,还不好说。之所以两支部队的出现,都有因为被远征军刺激的原因,主要是远征军的伞兵以及游击队启发了美英两国,所以才让这两支部队比历史上更早出现。
李恪摊手道,“我也想用,之前也没机会用。”
李恪说的没错,之前的战斗多是防守,加上兵力本就不足,新编41师也就没机会展现其在热带丛林的天赋。
“按照我的计划,你们二人提的建议我都采用。”李恪指了指地图,“在正面,我们主要进攻东线,吸引日军注意力,然后以新编41师横穿丛林进攻棠吉、垒固,威胁日军右翼。”
“先以新编41师进攻棠吉?这岂不是暴露了我们的计划?”魏德迈疑惑道。
“我这么做,自然有原因的。以我们伞兵的实力,要是成功占领同古,日军短时间可能夺回去吗?”李恪反问道。
“不可能,当初102师能在同古坚守那么久,第1伞兵师比102师战斗力只强不弱。要是我们占领了同古机场,日军甚至会担心我们像腊戌一样,空运部队至同古,那样日军夺回同古的难度更大。”温应星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