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一行人首先是飞的昆明,接见了商震、卢汉、黄琪翔等人,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在6架p-40战机的护航下,直飞曼德勒。与老蒋随行的人不少,白崇禧、林蔚等人都在,国内则是由何应钦、陈诚等人负责留守重庆。宋美龄因为在年中就因为跟老蒋吵架{因为陈洁如的事},借口治病去了美国,还是从印度走的,李恪有印象。
得知老蒋要来,李恪便带着远征军司令部部分人员前去迎接,而史迪威也带着美军的代表同行。让李恪惊讶的是,在老蒋来之前,英国印度总督霍普、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也乘坐飞机抵达了曼德勒,这倒是有些意外。史迪威也一样,他和李恪之前并没有听说英国这边要来人,来的还是印度这边最有权势的两个人,看来这次英国人有想法。
老蒋一行人下榻的地方是城郊一处英国人的庄园,反正英国人都跑了,这些房产,自然被远征军征用,至于英国人想要,除非拿钱买。史迪威、霍普、韦维尔三人跟老蒋打了招呼后就离去,并没有详谈,既然老蒋来了,他们也不急于一时。
老蒋也没忘记自己缅甸之行的正事,所以休息好后,就直接把李恪叫去谈事,一起的还有三人,陈布雷、白崇禧以及林蔚,当然主角是李恪。
“兴华,你之前在电报里说打算在缅甸扶持一个亲华政府?”老蒋之前根本就没想过这事,直到李恪在电报里说了之后,他才开始考虑,不过却有些犹豫。
看了李恪的电报后,他就把一众心腹叫了过来,但是众人都不太认可,认为这个有损中英关系,倒是白崇禧赞成李恪的建议,不过面对其他人的反对之声,也无法坚定老蒋的决心。所以老蒋很犹豫,正好来了缅甸,也想当面听听李恪的想法。
“是的,校长,这样做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李恪就从国家战略等诸多方面给老蒋分析了扶持一个亲华政府的好处,包括美英等国的态度也都一一分析,避免老蒋因为担心美英反对而不同意。
虽然这个事,不管老蒋是否同意,李恪都会推行,但老蒋毕竟是国家领袖,他肯定地告知对方。而且也希望通过这个,让老蒋的眼界开阔点,不要只局限于国内的一亩三分地,眼界得着眼于整个世界。
当然李恪没有说太多,以免老蒋等人听懵。
“李主任{昆明行营主任},你说的的确有道理,不过缅甸这边华侨数量并不多,就算是我们扶持亲华政府,但要是我们的军队撤走后,他们能抵挡住英国人的压力和缅甸人的反抗吗?”林蔚有些疑惑,毕竟在他看来,等缅甸战事稳定,远征军肯定会调回国内。
“林主任,难道你没发现曼德勒的大街小巷大部分都是说着汉语的人吗?”李恪笑着道。
“这好像还真是!”林蔚点点头,李恪这么一说,他才想起直接乘车路过曼德勒大街的情况。
“那些缅甸人?”老蒋好奇道。
“都被送去修路、修桥、挖矿去了!”李恪简单说道,也没说用的什么办法。
老蒋倒是有些意外的看着李恪,要知道对方在抗战前可不是这样的,至于李恪话中的其他内容他则是没去追问,中国人他都不是在乎,更何况缅甸人。
不过他脸上有些担忧,“兴华,有些动作不要留下把柄,特别是在国外,这关乎着我们的国家形象,那可是几百万人。”
“校长放心,这个我知道分寸。而且缅南跟缅北不采取一样的政策,毕竟南边缅甸人太多,得换个正当理由。不过校长也不用太过担心,英国人从来没把印度人和缅甸人当人看,血腥镇压的事多了去,美国、苏联更不是善茬,战争期间没人会注意这个。
而且我们可以用一些措施吸引国内的百姓来缅甸定居,这就是新政府的统治基础。”李恪解释道。
李恪可没想来个灭族,那可是大事,也瞒不住。但战争期间死点人却很正常,然后用其他方法限制缅甸人的人口增长,最主要的还是增加本地华侨人口,那才是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