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五百五十一章 武汉复(七)(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两人有点针锋相对的意思,这显然也引起了指挥部其他人的注意,在他们的印象中,这应该是两人第一次因为作战发生矛盾。两人的争论,在场能插话的还真没几个,就算是作为副参谋长的郭忏,早就躲得远远地,小蒋也在一旁无奈地看着。

就在其他人干看着的时候,孙连仲开口了,“其实我觉得叔民的考虑有些道理。日军跟我们的军队不一样,越是到绝境,日军的战斗力越强,要是真的日军死守武汉,我们即便是收复了武汉,部队损失也会很大,武汉也会被打成废墟,得不偿失。”

孙连仲在此时开口,倒是有些出乎在场人的意料。武汉行营有三个副主任,孙连仲、唐式遵和鹿钟麟。

唐式遵因为被夺了兵权,现在又让他担任一个有名无实的副主任,于是拒不就任,现在在成都待着,当然这个行营副主任并没有取消;鹿钟麟因为还兼任着安徽省主席,所以基本在安徽,就武汉行营成立那天来了一趟襄阳。所以三个副主任,就孙连仲在。

担任行营副主任,对于孙连仲来说,有点明升暗降的意思,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就欣然赴任。本来孙连仲想把第2集团军调到6战区,可惜没能成功。

来到襄阳,孙连仲才发现自己根本插不上话,也融不进李恪部下的圈子里。看清现实后,他就变得很低调,在很多军事会议上也基本不发言,也不表露自己的看法,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角色。久而久之,很多人都快忘了行营里面还有这么一个二号人物。

李恪也有些惊讶孙连仲会支持自己的看法,不过也没阻止对方的意思,反而让对方继续说,“其实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未免把歼灭10个师团想的太容易了,当然这有可能是因为叔民在缅甸大败日军8个师团的原因。

其实我们换位思考一下,缅中一战,日军4个师团被全歼,其他7个师团遭到不同程度的重创{算上后续进攻仰光的战斗}。这个带来的后果就是,日军在缅甸彻底失去了主动权,日军肯定不想重蹈覆辙。

要是日军在武汉损失10个师团,后果是什么?那意味着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要是我们继续反攻,日军极有可能无兵可守。所以就算是横山勇想死守,日军大本营也不会答应。”

李恪和王之都不禁陷入沉思,也在消化孙连仲所说的内容。

过了半天,李恪终于想通之后,不禁摇头,“没想到我会陷进去。”

“其实也没什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孙连仲打着哈哈道,顺便抱怨一下。

他也是有想法的人,但一来就被李恪死死地压着,难怪唐式遵和鹿钟麟干脆找借口不来,看来都想到了来之后的场景。开始或许还没什么,但时间一长,内心也会不舒服。

“这倒是。”李恪也听出了对方的不满,但没有刻意去回应,“告诉李家钰计划不变,而且我还会派伞兵去支援他。”

王之还以为李恪认可自己的看法,不过很快就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只听李恪继续道,“告诉邱清泉,让部队加速南下,切断西线3个日军师团撤往武汉的退路。”

李恪依然不想把武汉打成废墟,就像当初他宁愿放弃武汉,也不愿在武汉跟日军打巷战的原因。

王之有些失望,“可你这么做,日军的退路依然断了。”

“不,王参谋长,日军的退路依然在,要知道江南依然在日军的控制之中,我们只是切断了日军江北的退路而已。”孙连仲一下就明白了李恪的用意。

总得来看,就是个放大版的围三阙一,留一条后路给日军,就看日军如何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