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看着老蒋,并没有回答。老蒋此时也知道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要是继续谈下去,可能两人又得吵起来。
武汉长江大桥的破坏并不大,当初李恪率军撤退之前,炸毁了大桥的一部分主要桥墩,但其实大桥的主体仍在。日军占领后,也打算修复大桥,但找专业人士评估后,发现成本有点高,就一直拖着。到了42年,武汉日军开始失去制空权,日军担心修复好大桥也会被炸掉,所以修复计划就停止了。
这次日军败退之时,并没有把大桥全部破坏掉,或许横山勇忘了,也或许是横山勇觉得这么做容易激怒李恪,所以大桥现在还一直保存着当初被炸毁时的模样,只不过多了一些时间遗留的痕迹。
如果按照抗战前的物价水平,修复大桥只需要300万至350万法币。但现在法币贬值严重,10亿法币能不能修好都还不好说,因为法币的贬值速度很快。
而这个问题李恪曾经跟老蒋说过多次,包括换掉孔祥熙在内的一众行政院和财政部的官员,换有能力的人担任。但老蒋一直没有同意李恪的建议,反而认为李恪这是想趁机扩大权力。
老蒋很快就转变了话题,“兴华的善举值得国府官员学习,等大桥修好后,给我说一声,到时候我要亲自为大桥题字。”
李恪知道这是老蒋故意回避法币问题,他也没把老蒋的话放在心上,就当成这是老蒋的客套话了。
晚上,用完晚餐后,老蒋就把李恪、王成志、薛岳等人叫到了自己的下塌处。
老蒋的下塌处是以前老蒋来武汉居住的地方,日军撤退后,李恪就让人把这里接管过来并打理了一番。
“兴华,今天晚上大家都在,我们正好谈些事。现在武汉初定,党内很多官员以及高级将领都认为应该趁机东进,收复南京、上海,彻底驱逐日寇。
我想听听你的看法!”老蒋笑着道。
老蒋的这话,让在场不少人很羡慕,这可是对李恪的信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蒋对于国家大事,越来越依赖李恪,或许是淞沪战役,也或许是随枣会战,也有可能是平定高原。
李恪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了一眼在场其他人的反应,发现很多人都竖起耳朵听着,显然大部分人都认可这个。
但王成志知道,李恪又要当众唱反调了,果不其然,很快他就听到了李恪的话,“要是校长问我的看法,希望校长不要生气,我反对把收复南京、上海作为我们下一步的主要作战目标。”
老蒋对于李恪的回答,并没有不满,好像他预料到了李恪会反对。不过老蒋还没说话,薛岳就站出来反对道,“李主任,现在遭遇惨败,正是收复故都、上海等地的最好时机。我军士气如虹,只要第六、第九两个战区沿着长江齐头并进,第三战区在浙南、皖南牵制,拿下故都等地指日可待。”
李恪还以为最先反对的会是陈诚,因为他听说陈诚一直鼓吹收复南京、上海,谁想到是薛岳先跳出来,这是没把自己这个上司放在眼里啊,看来战前跟其的谈话没管几个月。
李恪一脸玩味的看着薛岳,“两个战区齐头并进?不知道以第九战区的实力行吗?2、30万大军进攻粤汉铁路,居然被日军挡住一个多月,就凭这个实力,九战区能拿下南昌吗?要是南昌都拿不下,如何拿下南京、上海?”
李恪的话,让薛岳顿时脸红,这次收复武汉的战役,第九战区其实表现并不好,要不是有个第一战区垫底,或许李恪都拿第九战区开刀了。
“兴华,你的意思是?”老蒋沉声问道。
“校长。。。。”李恪就把之前对王成志和王之的分析,又当着老蒋的面重复了一遍,“校长,所以我认为先晾着长江下游的日军,然后在第一战区这边着手,沿着黄河以及陇海线进攻。”
“兴华,你不是说还要收复海南和台湾吗?”老蒋突然问道。
“海南岛好说,日军在海南岛只有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兵力并不雄厚,只要伞兵师作为先锋空降,拿下海南岛问题不大。倒是台湾这边有些麻烦,台湾海峡太宽,若是没有强大的海军掩护,伤亡会很大,甚至还很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