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五百七十三章 缅甸之行(一)(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李恪并没有得到任何一枚勋章,因为没有勋章可以颁给他了,国光勋章、青天白日勋章和一等宝鼎勋章他都获得过,其他的勋章等级太低,不适合颁给李恪。

而且李恪在这之前就晋升为一级上将,军衔也升不动了,所以除了口头嘉奖,其他的还真没法奖励。

不过也有几人晋升为二级上将,即薛岳、郝梦龄和萧之楚,除此之外,还有张自忠和李家钰被追赠为二级上将。

可以说,只要是在这次收复武汉的作战行动中,只要立了功的都有奖励。不仅仅是一线作战部队,包括游击队、地方保安部队等获得各种不同的奖励。

整个大会洋溢着喜悦,老蒋也让中央宣传部大力宣传这次表彰大会,以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至于豫中会战的惨败,则是在国民政府刻意的低调处理下,很少被人提起。

表彰大会结束后,战区的调整也随之开始。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国民政府对接下来的抗战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随后老蒋便宣布整编军队,并以陈诚为整编主持人,按照第六战区以及远征军的模板开始整编。最先整编的战区就是第一和第三战区,美械部队以远征军为模板,德械部队以六战区的其他部队为模板。

对于这次整编,除了中央军嫡系无反对外,中央军杂牌以及地方部队的态度则是有些暧昧。他们当然知道整编后的军队,还是不是他们的都不好说,也担心中央军借此次整编吞并他们的部队。不过这个是陈诚的事,如何整编他说了算,至于闹出事情来,自然是他负责。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对于这次整编,李恪并没有给六战区争取美械师的名额,像李恪嫡系的第6军、第17军、第67军等部队根本就没打算换装为美械,反而是本是美械部队的44军却是改为德械,这让人很不理解。

这就导致第六战区的6个集团军中,只有第1集团军的3个军{44军调出第1集团军,划入第3集团军序列}是美械部队,其他的5个集团军都是德械。不过要是细心地人可能就会发现,这5个集团军的每个军除了每个师的师属炮兵外,还额外配备一个12门美制105mm榴弹炮的重炮营。而每个师的师属炮兵都变为18门博福斯75mm山炮的炮兵营,个别师直接是24门75mm博福斯山炮组成的炮兵团。

除此之外,每个师的侦察营变成由一个骑兵连、一个吉普车连和一个装甲连组成。每个装甲连配备9辆装甲车和4辆坦克。

加上其他的一些辅助部队的增加,这么一个师其实并不弱于‘美械师’,而且因为武器弹药基本上是自产,不用担心弹药的问题。

其实第六战区的部队并不是都不需要整编,第22集团军因为长期处于大别山山区,装备要比其他集团军差了一些。所以在表彰大会结束后,李恪就把22集团军的4个军调回了鄂西,把第3集团军调至蕲春、黄梅、英山等地,对安庆日军保持戒备。

第1集团军驻扎在武汉至信阳的铁路沿线;第27集团军调至湘北和鄂南驻扎;第28集团军进驻湘南。

借着这个机会,李恪趁机把手伸进了湖南,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郝梦龄兼任湖南省保安司令一职。当然仅凭这个是动摇不了陈诚在湖南的根基的,毕竟陈诚在湖南深耕数年,根基比较雄厚。

陈诚也没有吃亏,他的亲信也接任了广东省保安司令和福建省保安司令一职。可以说,随着老蒋的这一系列人事调动,湘赣闽粤四省的派系都被打乱了,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