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五百七十五章 缅甸之行(三)(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看见高英哲深色激动,李恪也在思考如何安排对方。虽然现在韩国光复军是由海统领导,但自主性很大,特别是几个领导人,都不是海统扶持起来的,所以李恪需要在光复军中存在自己的声音,高英哲就可以。

高英哲因为其身份,即便是进入光复军也是被排挤的存在,只能依靠自己,而李恪就可以通过高英哲进一步加强对光复军的控制。

“这次俘获的日军中,朝鲜籍士兵有4000多人,光复军打算以这些人成立三个支队,你去其中一个支队担任司令吧。军官这些,你看看俘获的这些朝鲜籍军官中,有没有你信得过的,一起编入这个支队。”李恪想了一会儿说道。

“多谢教官!”高英哲忍不住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教官,我一定不负你的期望。”

“好好干吧。”李恪拍了拍对方肩膀,“现在日军的情况,你也应该清楚,他们坚持不了几年了。只要你能达到我的要求,以后会有更多的朝鲜籍士兵加入你的支队,你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我说的。”

高英哲眼前一亮,很快就领会了李恪的言外之意,语气颤抖地说道,“谢谢教官。”

“来人,把外面的那个少校叫进来。”李恪吩咐道。

很快那个少校就走了进来,“长官。”

“从今天开始,高英哲不再是俘虏,后面一段时间,只要是他选上的俘虏都集中在一起关押,后面我会让人来接。”李恪吩咐道。

“是,长官!”少校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这个日军大佐,虽然知道对方是朝鲜人,但这么短时间就让自己的长官放了他,少校也很好奇。

当然他知道有些东西不是自己能打听的,既然李恪吩咐了这事,他只需要服从就行。

武汉一战之后,中队就开始了大规模整军,主要是一战区和三战区。重回一战区后,卫立煌也重新焕发了神采,对于豫中一仗的惨败,卫立煌也很不舒服,所以再接手第一战区后,就对第一战区进行大规模的整顿。

对于卫立煌的整顿,胡宗南也没有反对,可以说两人此时是同一条战线上的。卫立煌是想重整第一战区,使第一战区恢复士气和战斗力;胡宗南则是想的吞并第36集团军,从其34集团军中派了大量的军官冲入36集团军,并且还把一些部队做了兑换,加强对36集团军的控制。

胡宗南的做法是老蒋默认了的,卫立煌也没有反对,而且他也需要胡宗南来帮他稳住第一战区。而且他也吸取了豫中会战将帅不和的教训,除非是原则性问题,一般的事情都会跟胡宗南商量。不过为了增强自己的话语权,卫立煌还是约见了杜聿明、李玉堂、孙蔚如、王仲廉、刘汝明五人。

这五人代表着五个派系:杜聿明是忠于老蒋,属于单独小派系;李玉堂最开始是汤子模的部下,随后成为李恪的部下;孙蔚如的14集团军除了17路军外,还有卫立煌的一手带出来的第14军,以及几支中央军杂牌;王仲廉属于汤恩伯系;刘汝明属于西北军系。卫立煌把五人收为己用不现实,但却可以拉拢关系,不至于在后面指挥作战的时候,无法指挥。而且只要能指挥得动这5个人执掌的集团军,就算是胡宗南不配合他也不至于陷于无兵可用的地步,也能制衡胡宗南。

为了方便第一战区的整编,第六战区把南阳、信阳等河南划给了第一战区,同时第一战区的长官部驻地也迁至南阳。

卫立煌重掌第一战区后,第一个事情就是整顿部队;第二就是恢复士气,包括他亲自下到各个部队了解情况;第三就是前往武汉取经,向李恪请教关于接下的一些作战以及治理地方的举措,因为卫立煌不仅仅是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同时还兼任着河南省主席一职。

其实现在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省主席一职的很少见,抗战之初很常见的,但随着抗战到了现在,一般战区司令长官不再兼任省主席一职,而是专注军事,但是省主席会受所在战区的司令长官节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