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五百九十章 站鼓再起(二)(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本来整编工作时陈诚负责,但史迪威从其手中把这个工作抢了过去。名义上是3个装甲师,但优先组建2个装甲师,剩下一个则是在年底才开始组建,等加入18军,那都是明年的事了。

史迪威顿了顿嗓子,神色自然,用着美国腔的汉语说道,“这次的3个装甲师的编制将按照美利坚43年装甲师编制打造,不过根据中国战场的具体情况,做出了一些调整。

装甲师下不辖团,直接辖营。

每个装甲师下辖3个装甲营,每个营包括1个中型坦克连,3个轻型坦克连。每个中型坦克连下辖17辆m4中型坦克,每个轻型坦克连下辖17辆m3或者m5轻型坦克{以m3a3轻型坦克为主,因为美国已经宣布淘汰这款车型}。除此之外,营部排下辖2辆m4中型坦克、1辆m3半履带车,侦察排下辖8辆吉普车、3辆m4/105坦克。

除了三个装甲营外,还下辖3个装甲步兵营、3个装甲炮兵营{每个营18门m7自行榴弹炮}。除此之外,还下辖骑兵侦察营、工兵营、军械营、通信连、医疗队等。

全师共计1.2万人,中型坦克66辆,轻型坦克168辆,自行榴弹炮54门,装甲车80辆,自行反坦克炮36辆,迫击炮94门,火箭筒452具,机枪750挺,其他各种车辆将近1300辆。

鉴于实际需要,优先成立第1、第2装甲师,编入中国战区陆军司令部。由于一个装甲师所需的武器量较大,未来几个月的援助只能满足两个装甲师,第1、第2装甲师预计在11月组建完成;第3装甲师于12月开始组建,预计在明年3月组建完成。”

当然这还没说完,为了打造一支机动性较强的部队,第2军另外三个师全部变成机步师,分别是第101机步师、第102机步师和第103机步师。第5、第33、第102三个师的编号,组建新的第2军,隶属于第28集团军。

第1装甲军其实就是以第2军扩编而成,扩编后的第1装甲军下辖2个装甲师,3个机步师,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装甲部队。第1装甲军的人并不多,只有7万人,但却有着超过一千辆坦克以及装甲车的机械化部队{注:坦克只有600辆左右}。

第1装甲军之所以能成立,有史迪威的原因,有李恪的原因,也有老蒋的同意,不然这么一支庞大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出现。

史迪威一介绍完,无论是陈诚,还是李宗仁、白崇禧都一脸羡慕的看着李恪。第1装甲军属于中国战区陆军司令部,也就意味着就在李恪的指挥下,相信有了这样一支部队,后面的作战,只要指挥得当,所向披靡也不为过。

“按照军委会的作战计划,对陇海线的作战最迟得在9月中旬展开,在大雪封路之前,务必打通陇海线。”陈诚拿着一份作战计划,一边看着众人,一边认真说道,“为了策应陇海线会战,第三战区这边会对南昌发起进攻,收复南昌后会做出对南京、上海的进攻姿态。”

随着中国战区陆军司令部的成立,武汉行营也被撤销,第3、第6两个战区现在又直接归军政部指挥。陈诚其实很想收复南京、上海,但是以三战区的实力目前并不足以收复南京、上海,而军方的李恪、李宗仁、白崇禧、卫立煌等一众将领都赞成打通陇海线,进而收复华北,随后再收复南京、上海等地。

虽然顾祝同在这方面支持陈诚,但依然不足以让老蒋改变想法。陈诚知道,应该是开罗会议刺激到了老蒋,所以老蒋才会执意先北后南。

除了这个原因外,以目前中国的后勤能力,无法承担同时发起两次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而且三战区的部队建制、装备都很混乱,整编这几十万军队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整编好前,其实并不适合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