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章 黄河上空的阴云(五)(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紧接着宋子文当着众人算了一笔账,那就是此次黄河决堤带来的损失。当听到会产生数百上千万难民的时候,众人都沉默了,他们也知道以此时国民政府财政,根本无法负担起拯救这么多难民的救济。

自从宋子文上台后,国民政府的情况要比孔祥熙时期好点,也仅仅是好点。宋子文的能力虽然比孔祥熙强点,但孔祥熙留了一个烂摊子给他,最明显的就是法币贬值,要是宋子文无法遏制住法币贬值,局势会更加糜烂下去。

。。。。。。

“中央社消息,日军昨日上午11时挖开郑州花园口和中牟境内的赵口,致使黄河决堤。现汉中行营主任李宗仁将军、中国战区陆军副总司令李恪将军已经下令部队抢堵,日军之残忍暴行,天理不容。。。。。。”

“《大公报》消息,日军冒天下之大不韪,炸毁黄河堤坝,人神共愤,天理难容。。。。。”

“《湖北日报》消息,日军炸毁黄河河堤,造成贾鲁河、颍河、西淝河爆发洪水,现在已经造成10万百姓和1万作战将士死亡,上百万人受灾。”

“重庆《中央日报》记者从缺口现场报道,在李恪将军和刘戡将军等的指挥下,84军一万多名将士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成功堵住赵口缺口。但花园口缺口仍在不断扩大,缺口已达200米。”

“《申报》消息,自黄河决堤以来,中牟、尉氏、扶沟、西华、淮阳等地皆爆发洪灾,数个县城被淹,百姓死伤数字仍在快速增加。”

“《新华日报》:豫东和豫中战场,日军因无法抵挡我国之军队进攻,竟决堤黄河。黄水汹涌处庐舍荡然,敌妄图阻止我军进攻,并以黄河之水消灭我进攻之部队,此举歹毒无比,必须严究日军相关责任人,以慰我枉死之军民的在天之灵。”

“《中央日报》消息,日军趁黄河决堤,集中7个师团,向我豫东之部队发起进攻,意图消灭我豫东之部队。。。。。。”

“《美联社》消息,昨日罗斯福总统召开新闻发布会,鉴于日本军队不顾人道主义,擅自决堤黄河,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作为盟国,美利坚政府有义务帮助盟友渡过难关,罗斯福总统表示将亲自前往国会说服诸位议员,额外给中国政府拨付5000万美元用于救助此次受灾之民众。”

“《泰晤士报》消息,大英帝国一直致力于反法西斯的战争,对于中国所遭受的灾难大英帝国深感同情,愿意提供1000万英镑用于人道主义救援。”

“《塔新社》消息,苏维埃联盟发表消息,严厉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行为,为了加快消灭日本军国主义。苏维埃联盟将从苏德战场抽调2个精锐集团军共30万苏联红军加强东线战场,与中队、蒙古人民共和队一起打败来犯之日军。”

这次黄河决堤可谓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这件事情上,国民党政府、gcd以及其他各民主党派人士都站在了同一立场:声讨日军暴行的同时,号召社会各界赈济受灾同胞。

对于其他同盟国的反应,美国和英国都还好,公开声明对此事深表同情,并给予了较大的援助。不过苏联此时的表态就有些意思了。

首先苏联公开声明要调两个精锐集团军共30万军队加强其东线战场。当然这30万军队足不足额是回事,是不是精锐又是一回事,但这表明了苏联的态度:那就是他们的注意力有一部分开始向东线转移。这对中国来说可不是好事。

其次就是蒙古人民共和国这个称呼,明知道中国不承认外立,但苏联在这种公开声明中提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称呼,显然是承认外蒙的独立。

对于这个事,国民政府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虽然国力不如苏联,但他们也不能在全国人民的面前露出怯意。于是在苏联公开发表声明的第二天,国民政府就召开记者会,重申了外蒙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承认外立,反而指责苏联干涉中国内政,意图分裂中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