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一十章 黄河上空的曙光(二)(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中国是咬牙打下去,日军何尝不是。冈村宁次再次抽调6个师团为主力的生力军给23军,除了来自国内的压力外,也有跟中国同样的原因。中队维持80多万军队放开手打已经快接近极限,毕竟刚刚南昌、九江的作战行动才结束,在某一个时间段,中队维持着100多万军队的作战,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压力极大。

可以说这场还没打完的大战,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就会决定整个中国战场的局势。若是第二次武汉会战算得上是中国开始反攻的标志,那么陇海线作战,将彻底改变中国战场上中日的实力对比。

国民党军队这边积极打通黄泛区道路以及为北渡黄河做准备的时候,远在西北方向的延安,也在讨论中原地区的局势。

随着国民党大军北上后,gcd这边也开始担心起来,仅仅在河南的军队就有100万,而且有着为数不少的美械部队。对于国民党军队打日军,他们自然不会反对,他们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不是不想这么打,可就那装备,都还没伪军好{主要还是扩编的太厉害了},打打伪军没问题,可是要跟日军主力正面对上,吃亏的大部分还是他们。

之前无论国民党怎么打,都跟gcd关系不大,但随着国民党军队有着大举进入华北的趋势确实让延安上下都开始盯着国民党军队的一举一动。

现在的华北,日伪军实力最强。除了超过30万日军外{山东不算华北},还有着20来万伪军,而且日伪军控制着华北重要的城镇以及主要道路的地区。

其次就是八路军,由于日军跟国民党军队在南方打的如火如荼,从第二次武汉会战开始,华北方面军对于八路军的围剿就开始放松了,转而应对威胁更大的国民党军队,这对八路军的发展无疑是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现在华北五省的八路军主力以及游击队已经接近60万人,虽然八路军没有控制重要道路以及城镇,但其根据地面积却是占了华北五省总面积的五分之三,而日本只是占了三分之一。可以这么说,日军控制的区域就是重要铁路和公路沿线城镇以及道路两侧10公里内的区域,其他的都是八路军的活动范围。

至于国民党军队就有点惨了,目前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活动范围主要在绥西、晋西南、晋西北一部以及太行山南部的晋豫交界地区。总共的控制范围只有华北五省的十五分之一,可谓少的可怜。

现在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北上,可以想象在国民党大军进入华北之后,双方会引发更大的矛盾,很有可能是直接冲突。

虽然目前国民党军队还被挡在黄河以南,但gcd高层中具有很好战略眼光的人却已经看到了后面可能发生的事。

其实现在八路军在华北扩张的空间并不大,也只能趁着日军败退的机会可以占领一些中小城市。要是占领那些大城市,想都不用想,国共双方肯定打起来,现在抗战未结束,此时内讧无疑是给日本喘息的机会,而且此时跟国民党发生大规模冲突也不符合gcd韬光养晦的大政方针。

在国民党大军进攻日华北方面军期间,gcd需要做的就是把零散的根据地连成片,毕竟现在的根据地都被日军铁路和公路沿线的碉堡给分成一小块一小块。

华北没有大的发展空间,华东就更别说了。新四军能在山东坚持住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向外发展。

所以就有人把目光投在了其他地方,东北。不过东北那边也不是那么好发展的,日军对东北的控制可是非常的严。但为了以后的发展,延安方面还是决定从察哈尔、河北等地抽调部队进东北,开始主要是打前站,并与东北抗日联军取得联系。

其实抗联现在的日子比历史上的更难过。本来按照历史,这个时候的抗联应该退到苏联境内休整,但这个时空日军占领了苏联远东人口密集的地区,抗联也就失去了休养生息的地方。加上苏联军队败的太快,抗联一直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以及外东北地区零星分布着,兵力分散,对日军无法构成较大的威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