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今天凌晨,支那伞兵第1师空降至杞县附近,并占领了杞县,竹下君等5个师团被包围在了通许、陈留、杞县这块三角区域。”虽然对于战车第1师团的情况,安达兴助也有些可惜,但毕竟都成了既定事实。
被包围的5个师团分别是第10师团、第18师团、第27师团、第50师团和第104师团。这5个师团之所以包围,都因为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之前进攻的太猛,在退路被威胁的情况,来不及撤退,加上被伞兵切断唯一的退路,于是就被包围了。
虽然这5个师团被包围,但加上其他部队,依然有着将近8万人,未尝没有一战之力。目前日军没有跑掉的部队,不算独立混成旅团等,一共有6个师团被包围,杞县这边就占了5个。70师团是因为撤退速度太慢,被邱清泉的部队超过,只能困守考城。
从兰封撤退的5个师团,目前比较惨的就是22师团和70师团,其他3个师团虽然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但但又希望摆脱中队的追击。其实情况最好的是还是从杞县这边撤退的2个师团,它们不像104师团那么深入中队的腹地,又不是中队反击的重点,就成了漏网之鱼,损失并不大。
“安达君,你的建议是?”不断恶化的局势让永津佐比重头疼不已,已经无法让思路保持清晰,对于战局也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
“两个办法!”安达兴助果断道,“第一,就是让从杞县撤下来的2个师团返回去,配合竹下君指挥的部队夺回杞县。杞县的支那军队只有一个伞兵师,防守并不会很坚固,未尝不能夺回杞县。一旦夺回杞县,我们就有一定的主权,以7个师团的实力,目前的支那军队无法再包围我们,甚至能稳住战局。
第二个办法就是放弃这5个师团,我们全力向东撤退,让竹下君的部队独自想办法突围。有了这5个师团的牵制,支那军队没有多的部队可以用来追击我们,我们就可以保住突围出的6个师团。然后以黄河北岸的3个师团,我们依然有一战之力,不过守住津浦线的希望不大。”
安达兴助其实更倾向于第一个办法,虽然有些冒险,毕竟失败的话,不仅包围圈中的5个师团无法突围,增援的2个师团也会陷进去。但要是成功解救,好处更大,就能保住包围的5个师团。有了这5个师团,中队想一鼓作气切断津浦线的想法就破灭了。
所以目前的局势,日军并非没有办法挽回,就看采取什么样的计策。
永津佐比重听完就陷入了沉思,前者是拼死一搏,后者是慢性死亡。要是被包围在通许、杞县的这5个师团被中队消灭,23军可战之兵不足之前的一半,而且多是一些战斗力较差的部队,想要守住漏洞百出的津浦线,也有些够呛。
想到这儿,永津佐比重心里有了决断,“给64师团和116师团去电,停止后撤,立即向民权发起进攻,并策应竹下君的部队突围。”
“嗨!”
。。。。。。
“孙司令,不知道你想好没有?日酋永津佐比重就在城外的郑庄,身边不过两三千小鬼子,而孙司令你却有3万人,难不成还打不过不成?只要有了这个投名状,相信李长官会保证让你的部队转为正规军,你可想好了,这样的机会可不多。”曹县县城,孙良诚的指挥部,一个不到30岁的便衣男子正在劝着还在犹豫的孙良诚。
“李组长,你说的可是真的?”孙良诚有些迟疑。
自从上次跟苏鲁豫皖四省党政分会派来的于梯航谈过后,又跟gcd那边谈了谈,最后通过军统的关系跟李恪搭上了话。军统的人自然不会瞒着戴笠,而戴笠把这个事汇报给了老蒋,老蒋考虑到李恪在前线要方便点,就把孙良诚这个事交给了李恪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