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七十一章 进攻!进攻!(五)(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看到李恪在地图上画出来的那条穿插路线,李宗仁和卫立煌都吓了一大跳,没想到李恪这么冒险。

“叔民,你的想法我们能理解,可是你这么做很冒险。”卫立煌连忙劝道,“现在我们和日军才刚刚交战,在平津地区,依然有30多万军队,从廊坊这里穿插固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太冒险,甚至可能遭到北平和天津两地日军的夹击,稍有不慎,穿插部队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正如你们所说,这个穿插行动虽然冒险,但要是成功,其效果也是很显著的。”李恪指着地图说道,“无论我们是否能占领山海关,但冈村宁次肯定会着急,哪怕我们只是占领了廊坊。”

“如果我们占领廊坊,北平和天津的联系就被切断,甚至北平附近的日军撤退之路都可能不保。这样的情况下,要么靠华北日军本身的军队来夺回廊坊,要么就是从关东军抽调部队。

如果是后者,那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相比几十万关东军一起南下,每次一两个师团这么南下,那就是添油战术,我们也可以从容应对。”李宗仁按照李恪的思路,分析了下去。

“可这样我们就得组织一支够强的部队,而且机动性要很好,这样才能迅速完成穿插。”卫立煌认真道。

“我的打算是以第1装甲军为主,再加上3到4个军的兵力去完成这个穿插。这样一支部队即便是遭到日军夹击,也能应付过来。”李恪提出了自己的打算。

李宗仁点了点头,这样一共就能集结将近20万的军队,有着第1装甲军,再加上一两个战斗力强的军,即便是面对20万日军的夹击都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而且穿插的时候,其他部队也在进攻,日军拿不出太多的兵力来夹击穿插部队。不过这样就有个问题,那么进攻天津和威胁北平的军队就不多了。

现在东线集团只有60万军队,但在前线的只有30多万而已,其他部队都在后方安全的地方,还没抵达前线。所以即便是这个办法很好,现在也无法执行,因为没有那么多部队可以调动。

“那部队可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可要留足预备部队。”李宗仁提醒道。

“预备部队问题不大,我打算把第4集团军和第34集团军调到聊城、德县等地集结。除此之外,我还计划从第五战区各集团军抽调4到6个军作为预备队,调至济南、泰安一线集结。

这里就是10到12个军的兵力,即便是关东军南下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李恪说道。

这10余个军的部队,起码有40万人,基本是中央军,装备不是美械就是国械,先不说战斗力,就这样的几十万军队调到前线,也能抵消关东军南下的影响。

当然这么抽掉之后,河南、江苏、山东三省可就剩不了多少军队了。特别是第一战区,正规军就只有一个集团军,其他的都是地方守备部队。而且这几十万军队完成集结,也起码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要是这样兵力依然不够,那就只能从第六战区、第三战区或者第八战区抽调了。

“那你打算以哪几支部队去完成这个穿插任务?”卫立煌好奇道。

“除了第1装甲军外,我打算抽调第6军、第14军,外加德公手下的第7军和第48军。不过暂时不急,再怎么也得等拿下保定之后才开始实施,以免过早被日军提前侦察到,那样穿插的难度更大。”李恪也没太着急,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卫立煌和李宗仁两人也在思考李恪为什么让这5个军去执行穿插任务,要知道他们三人的部队都在其中。14军那是卫立煌带出来的部队,第7军和第48军都是桂系精锐。

说是去送死吧,李恪嫡系的第1装甲军和第6军也在其中。难道李恪就这么自信这个穿插行动能够成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