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李,恭喜你,你的部队赢得了这场大战!在赢得这场决定性胜利后,中国战场算是大局已定,接下来我们就该进攻日本本土,逼日本人投降,到时候远东的战争才算告一段落。”史迪威一来到指挥部,直接向李恪祝贺,然后才跟其他人打招呼。
李恪微笑道,“约瑟夫,你这庆祝来的有点早。北平和石家庄还在日本人控制之中呢。”
史迪威不以为意,笑着道,“那都迟早的事。”
随着松井太久郎等人的被俘和关东军向关外撤退,关内就剩北平和石家庄还在日军控制中。下村定这边也只能狼狈的向热河逃跑,根本不敢停留。
邱清泉这边,16军和第3机步师则是负责清剿密云、平谷、蓟县等地残余日军;第1机步师和48军则是从蓟县、玉田继续向遵化发起进攻;第5军则是从古北口出发,向承德进攻。
67军、暂编第9军和新编12军由赵君迈指挥,并同时划拨给刘戡指挥,然后与第4集团军向东进攻,占领关内各县,并威逼山海关。
第2装甲师撤回香河休整,200师驻扎宝坻。31集团军和34集团军共剩下的3个军则是负责清剿天津至唐山中间的残余日军。
平绥线沿线各城镇也被傅作义和耿泽生所率的部队占领着,八路军则是占领了大同以及平绥线两侧的小城镇。虽然双方不可避免发生了冲突,但暂时还在可控范围内,而且目前国民党军队势大,八路军这边也主动避让,尽量不发生大规模冲突。
至于石家庄这边,王耀武指挥部队先后攻克石家庄外围大量的城镇,现在日军只有不到8万残兵{包括临时扩编的在乡军人}坚守在以石家庄为中心的方圆不足20公里的地区。而北平这边,日军也没发起突围,中队也没进攻。
“叔民,现在到了解决北平问题的时候了吧?”李宗仁笑着说道,并给史迪威问了声好。
李宗仁跟史迪威聊不到一块去,所以只是打了个招呼就算了事。而李恪这边也要跟李宗仁谈关于前线战局的事,所以也就没太多的时间去跟史迪威交谈。
“叔民,你打算怎么解决北平和石家庄?”卫立煌也凑过来问道。
“能有什么办法,劝降吧!既然冈村宁次没有逃走,那就说明他有投降的可能,这两天加大对北平和石家庄的宣传攻击。把现在华北的局势写在传单上,给日军投过去,让他们彻底放弃侥幸心理。
解决了这两个地方,华北一战,才算是真正落下帷幕。”李恪感慨道。
从战斗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快两个月。这场大战,日军是孤注一掷,中队同样投入很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优先满足华北战场,现在战斗大局已定,若是能劝降剩下的日军,也能减少点消耗。后面的敌人,依然很强大,甚至比日军更强。
“劝降冈村宁次可是没那么容易!”李宗仁皱眉道。
从开战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日军大将投降过。而且冈村宁次还是日军中国派遣军的司令官,这个更加敏感,要使其投降,对于日军的打击很大,冈村宁次能否承受这个压力投降还是个未知数。
“能劝降最好,打到现在,其实已经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平津一战胜负已分,继续坚持下去,反而对日军不利,冈村宁次不可能不知道。”对于冈村宁次是否会投降,李恪心里也没谱,毕竟对方可不是普通的将领,而是管辖之前上百万的日军中国派遣军的司令官,也就相当于一方诸侯。
在华北战事大局已定后,老蒋便下令由李宗仁和卫立煌暂时负责华北事宜,而李恪则是临时被召回了重庆。
“兴华,华北一仗,可谓打出了我中国的威风。你回来之前,美国罗斯福总统、英国丘吉尔首相都发来贺电,庆祝盟军在中国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现在华北的情况如何?你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