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场合严肃,袁朗都想给他翻个白眼。
总不能把九二式步兵炮当成万能的。
砖石结构的炮楼,或者厚度比较薄的小碉堡没问题。
人家用那么多水泥浇筑,你都想拿九二式步兵炮轰开,那就太天方夜谭了。
“可以试试,但最好准备炸药包爆破。”袁朗给了个最中肯的建议。
只是建议听起来非常残酷。
用炸药包,意味着不但要被碉堡阻挡住进攻路线,还要付出大量的伤亡。
李云龙一样想到了,所以才会有那一问。
只是,终究是要面对现实的。
李云龙没有多说什么,询问起其它细节。贾庄的炮楼没什么好说的,有九二式步兵炮,打下来那是手拿把攥的。
重点是岗头的老矿。
那里是日本守护整个新井煤矿的司令部所在地,除了碉堡外还筑有十三个炮台。
敌人要是据险而守,想要全拿下来,无疑是要耗费一番力气的。
张同还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敌人在老矿,好像储存有毒气。”
“毒气?”
袁朗和李云龙相视一眼。
日本人的毒气弹,他们自然不陌生。
李云龙带队多年,虽然没有被毒气打过。但是却见过,被毒气弹折磨的伤员和百姓。
毫无疑问,那是一般人连看的都害怕的。
记得旅长还有次战斗中,也中了招,治疗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好的。
对于小鬼子使用毒气,袁朗知道的情况比李云龙多,知道的更清楚一点。
一战末尾,各参战国都用上了毒气,德国那个曾经是三流画家的矮个子狂人,就吃过毒气的苦。
小鬼子是一战后开始研究的,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试验。
到侵华战争爆发前。
他们生产化学毒剂,和制造化学武器的技术逐渐成熟。
据统计,日本在二战中研究制造的,包括化学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大致可以分为14类,百余种。
这些武器从种类上区分,可以分为糜烂性毒剂、光气、氢氰酸、催泪性毒剂、喷嚏性毒剂等等。
从1941年到1945年,日本军队制造的各种化学毒剂数量,超过7400吨,
其中喷嚏性毒剂,和糜烂性毒剂在战争爆发后,被大量的用于中国战场。
根据不同种类的毒剂,日军分别制造了各种毒气炸弹、毒气筒、毒气投射机、撒毒车、撒毒器、毒气喷射器、毒气弹等武器。
小鬼子基本上,是把丧尽天良这一天赋点满级了。
净做缺德玩意儿。
按理说使用毒气,是《日内瓦公约》所不允许的。
可小鬼子杀战俘,杀老百姓,连女人和小孩儿都不放过。
哪个遵守了《日内瓦公约》?
舆论谴责,很难说有多少作用。
只要毒气有效果,小鬼子还会一次又一次的使用。
只有把小鬼子干死,赶出中国去,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袁朗思考了一阵,代新二团的战士,对张同道了声感谢。
虽然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毒气,但是仅仅知道了有毒气这一个情报。
那么在即将爆发的战斗中,就可以让战士们有所准备,不会被敌人打个措手不及,出现伤亡惨重的情况。
询问了整个新井矿区的情报,沟通了明日配合的细节。
李云龙对今天的收获非常满意,由衷的感谢道:“替我向同志们道一声谢,这些情报非常重要,为我们攻打矿区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张同并不居功,反而非常诚恳的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们矿区两万多人,早就盼着主力部队来了。李团长还有什么需要我们配合的,请尽管说。”
李云龙沉吟了一下,说:“还真有。我们需要一位同志来引路,发动进攻之前,配合我们切断整个矿区的电源。”
切断电源,那么敌人在矿区大量布设的探照灯,就无法派上用场。
黑乎乎的夜色,将会成为八路军最好的伪装。为他们的进攻提供有利条件。
“没问题,我会派最熟悉的同志,配合主力部队。”张同一口答应下来。
双方又做了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