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凤舞九天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二千七百零一章 平分秋色(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孩童看着他背上的周瑜,一脸惶然之色。公瑾见了不由道:“十三先生,他对我有救命之恩,先带着他可行?”

十三点点头,同伴上前将孩童抱去,众人汇合一处,奔向江边。远处升起的响箭,代表着敌军有援军到来,相隔十里左右。

十里的距离,以十三的安排,敌人多半是赶不上的。众人到了江边不久之后,就有广陵战船前来,用皮筏接走一行。

对,是皮筏,天下水军,唯有蛟龙军有此配备。周瑜听说过它,手中更有皮筏的图纸,却也是第一次坐上。

叶欢可以对他和孙策不隐瞒,但江东水军却很难将之运用在实战中,技术不够。小小的皮筏,可以看做是大汉科技的结晶。……

叶欢可以对他和孙策不隐瞒,但江东水军却很难将之运用在实战中,技术不够。小小的皮筏,可以看做是大汉科技的结晶。

材料的选取,缝制的细密,种种都是专有技术。唯有晋阳器物阁,才能完美的把握,周瑜试过,在江中,撑不了十余息。

精通水军,他更清楚皮筏的好处,水军有了他,可以在大江沿岸任何一处地方登陆,不用受地形和水位的限制。

仅次一处,就足以证明它的重要性,是走轲和快船达不到的。

精炼水军之时,周瑜总要有个假想敌,适合担当的,非甘宁的蛟龙军莫属。而倘若甘兴霸亲率蛟龙前来,他能防止对方渡江吗?

可能性,仅仅存在与理论中。你要有胜过敌军的舰船数量,沿岸任何一处都可能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诸葛不要太亮“十三先生和离师既然考虑周全,先照而行之,还请先生给瑜纸笔,我亲自作书,烦请先生送去。”

内室之中,二人相谈,半个时辰之后,十三方才离去。救出周瑜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张离还有计划,只是不知,毒王此刻……

司隶,洛阳,典韦的征西将军府。

高顺抱臂托腮,站在沙盘之前,俯瞰战局。徐庶在左,右边的文士是诸葛瑾,对面还有一人,身躯雄健,站立如山。

定边军凉州营统领,长公子叶信,昨夜刚刚从函谷关赶来洛阳。随他前来的,有凉州营七千精锐,直接驻扎河南。

“将军,郎骑竹将军率领九曲一部,先行前往宛城,与萧容将军汇合。信始终不信,曹军会强攻此处,如今,汉中又有变局……”

董卓用诱敌之计,借汉中之势,拿下剑阁。消息传到洛阳不过日半功夫。高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派虎卫军接防函谷。

凉州营万余铁骑,驻守函谷,如今之势,高顺需要机动在手。长公子叶信,九曲统领郎骑竹,皆是良将。

闻听叶信之言,高顺只是微微摆手,后者立刻停下。高将军站在这里看地图,已经有一个时辰了,之间,只言片语未出。

徐庶没有出言,诸葛瑾也在思考,以前者对高将军的了解。如此专注之下,必是在判断敌情走向,将军之前从无差错。

正如高顺信任徐庶一般,后者对将军的信任,亦是被一场场大战所验证的。当将军专注与战局中时,随时能入物我两忘之境。

他对诸葛瑾解释过,高顺的作战风格,与很多定边军将领不同。以前在幽州,往往负责集思广益的是张辽,从不打搅高将军。

后者从甘宁口中就听过,这位陷阵军主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