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新婚夜,嫁糙汉后我被养娇了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54章 安排工作(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等沈娇从菜地回来的时候,天才大亮。

整个村子比之前更热闹了。

到处来来回回走动的人,大人在忙,小孩也在帮忙。

忙完后,小孩上学的上学,留在家里的就会继续帮助家里人。

这年头,穷人家还是有不少孩子没机会上学的,他们会留在家里干活,带弟弟妹妹,做家务,割猪草。

甚至遇到农忙的时候,小孩子还会去帮忙。

十六岁已经算半个劳动力,基本每天都去上工,而小孩子拿两三个工分也好过在家里吃白食。

当然,这样条件下的孩子,几乎都是需要干活的,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是拼了几胎女儿后生的小子,那些小子相对轻松许多,是家里的独苗苗。

沈娇从菜园一路走回来,遇到了不少人,因为不是很舒服,就互相打了个招呼。

小团子在身旁蹦蹦跳跳的,没人能看得到它的踪影。

沈娇好几次都想开口和小团子说话,可想到身边有热闹,只能把话压下去。

她知道,自己尽量不要和小团子说话,免得别人以为她疯了。

不过这样一来,也给沈娇验证了一个道理,就是别人真的看不到小团子。

回到家里后,沈娇匆匆吃了东西,就准备去张婶那报到了。

她现在从农场知青点那边转到村子,很多工作还在交接,等过两天工资和其他东西才能到位。

到张婶家的时候,张婶正吃早饭,她忙好一会了这会子才有空吃饭。

有些人家,连早饭都没有,先是忙一阵,到了快中午开始吃,吃完后继续干家里的活,之后一直到晚上忙完回家,才开始吃晚饭。

一天两顿,而且吃的都不饱,大部分只能喝水充饥。

见沈娇过来,张婶连忙迎上去,“沈知青,你来了。”

沈娇笑着应道:“张婶,我是来报到的,看看咱们大队怎么安排?”

只要是个满十六岁的人,都要下地干活,除非真的懒的不想动的,到年底工分核算,基本没什么钱。

要是家里孩子多的,没准还要饿死呢。

不过沈娇庆幸她和苏庭生都还是自由人,没孩子在身边,这样还能多攒点钱,把日子过好了,再给孩子一个好的家。

想到这,沈娇心里反倒有些不是滋味。

她也有过小孩,只是那孩子跟自己无缘,最后没了。

“沈知青……”耳边张婶的声音将沈娇拉回现实。

张婶忙完后,就带着沈娇去找了村里的大队长。

村里人口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所以分成了两个大队,边上是红丰农场,也就是沈娇原来所在的农场。

村子也算隶属农场管辖的,但是又另外的独立开,大方向是一起,但是其他则是村子自己管理。

“我给你找大队长吧,二队长他们那边可能不要那么多人。”张婶这么跟沈娇解释的。

农村的队里,遇到条件不好的村子,有时候多一个下乡插队的知青,对村子都是不好的,毕竟知青张口就是要吃饭的,活不多,养村里人都艰难,谁愿意多养一个城里人啊!

而且,在很多村民眼中,城里人都是娇生惯养的,吃不了苦头,不单止干不了活,甚至还会帮倒忙,一个个仗着自己有点知识文化,高傲的跟什么似得,可却在农村派不上用场。

所以,沈娇虽然嫁给苏庭生,但是按照农村的情况,真没人乐意接收一个女知青。

就连苏庭生能有今天被人尊重,也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力气的。

“都听您的安排,您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沈娇说道。

两人去了大队,大队长正在呵斥着做统计的会计员算错了账。

张婶见状,和沈娇在外面等着。

见张婶过来,大队长这才停止了呵斥。

过了会,大队长叫走了会计员。

张婶见状,跟沈娇说一声,“你先在这里等着,我过去看看。”随后她上前打招呼。

“张婶,你来了?”大队长喊道。

张婶看着匆忙离开的会计员,问道:“强子,怎么了这是?”

大队长叫周强,村子一共有两个姓氏,姓周和刘,两个大队长也是各自姓氏一个。

周强被大家称之为周大队长,年长的长辈,叫他一声强子。

他无奈道:“顺子这两天又给我搞错帐了,正说他呢。”

张婶应道:“没办法,咱们大队这么多口人,那么多事,顺子是少有的有文化的,又会算账的,你也别整天骂他,做错了提醒就是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