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大民国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 483 优越性 三 翻地打滚求月票(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那样我就放心了。”真崎甚三郎咧嘴一笑。他和军中的少壮派guānxi密切,zhidào武田亨开出的这些条件基本可以满足大家的要求。

这样一来,日本军方和日本gcd之间yijing有些紧张的guānxi,总算是有所缓和了。

……

就在武田亨tongguo联姻和许诺将ziji和日本红军的军官团捆在一起的shihou。身为日本gcd和苏维埃日本的最高领袖,片山潜和裕仁是yidiǎn儿也不zhidào的。

bijing他们的耳目有限,现在又身在万里之外的苏联,忙着和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讨论如何在苏联的帮助下。早日恢复日本工业。

还有就是,在未来的shimeshihou,日苏两国怎么联手去解放全人类。

乌克兰东北部哈尔科夫附近一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里面。在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李可夫、重工业人民委员托姆斯基、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等苏方高级官员的陪同下。日本访苏代表团的成员正用羡慕地目光,仔细打量着这个正在渐渐成型的巨大工厂。

一个外交人民委员部派出来的金发美女正在用日语向日本客人介绍工厂的概况。据她说,这家工厂的全名叫“哈尔科夫gc国际工厂”,是一家超大型的汽车、拖拉机和军工联合制造企业。工厂的占地面积多达数十平方公里,几乎就是一座中型城市。工厂全部建成以后将有数万名工人在这里工作,每年可以生产上万台汽车、拖拉机,ruguo转产坦克的话。年产量也将达到两千台(轻型坦克)以上!该厂所使用的一半机器设备都是苏联自行生产的,另一半则是突破重重阻力,tongguo中国、日本、罗马尼亚等国从美国进口。而且这家哈尔科夫gc国际工厂只是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将要建设的为数众多的重工业工厂中的一家。还不是最大的一家!

听了她的介绍,日本代表团的官员们低声议论起来了。

“一家工厂一年就能生产两千台战车!日本要是能有这样的工厂就不会被中国人欺负了!”

“听说中国现在也在建设类似的工厂啊,他们是从德国、法国引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

“听说中国人还在建造航空母舰呢!就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台上,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很多都是来自我们日本!全都是国贼啊……”

“日本yijing落后了。一定要奋起直追才行。像哈尔科夫gc国际工厂这样的厂子,日本也要建设!”

“对,日本也要建造航空母舰,决不能落在中国后面……”

片山潜背着手一边走一边打量着眼前的工地,代表团官员们的议论,似乎méiyou入耳。参观哈尔科夫gc国际工厂建设工地之前,斯克良斯基yijing私下找他谈过话了。谈话内容就是日苏两国展开工业合作和跨国工业布局。前者还好理解,日苏两国都算是刚步入工业化门槛的国家。又都是苏维埃国家,两国的工业又各有长短可以互补。而且日本也需要苏联提供的资源来支撑本国重工业,展开合作是必然的。

至于跨国工业布局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按照斯克良斯基的说法,苏日两国现在完全是yiti的,未来的目标又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两国的工业建设也应该考虑到这yidiǎn,采取最有效率和最合理的分工布局,尽量开展联合研发、联合建设,避免在建设中出现重复浪费。

而且苏联和日本两国的军事工业建设,还应该立足于未来解放全人类的战争。比如苏联在未来战争中所负担的任务就是在陆上击败德国、法国和中国!因此要重点发展陆军装备,tèbié是机械化武器装备。而日本的主要任务是牵制中国和击败帝国主义的海上力量,所以要重点发展海军的武器装备!要将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航空母舰、重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当成重中之重,力争在最短的shijiān里重建日本海军。至于日本的陆军武器装备,则完全可以由苏联提供,日本无需再将有限的资金投入生产陆军装备的工厂中去了。

另外,苏日两国应该在航空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完全可以考虑成立联合飞机制造公司,集中两国的航空工程师的智力,共同开发军用飞机……

想到苏联方面提出的这些建议,片山潜的就双眉紧皱陷入了沉思。

倒不是担心将来的日本工业沦为苏联工业的附庸,而是在为将来的shijiè大战感到忧心忡忡。他就是在后知后觉,也能从斯克良斯基的话语中gǎnjiào到对方解放全人类的决心有多么坚定!

作为一个苏维埃国家,将来的日本肯定要站在苏联一边参战,甚至还要充当苏联的马前卒。ruguo打赢了shijiè大战当然好,可万一要打败了呢?虽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苏联和日本两国都能将全部的国力用于战争。但是苏日两国将要面对的敌人实在太过强大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