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些话,希特勒也知道自己上了罗斯福的当了,罗斯福此举是将太平洋战争国际化了。虽然现在对日宣战的国家有一堆,但是真正在和〖日〗本打仗的就只有美国,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的海军舰队都是宣而不战,更不用说拥有三艘大型航空母舰和六艘战列巡洋舰的〖中〗国海军了!可是现在有了盟军总司令部,而且盟军总司令又是德国的鲁登道夫元帅,德国和意大利海军能不介入太平洋战争吗?如果德国、意大利要出手,那么英国、荷兰甚至是法国都有可能把舰队派到南洋去。这样一来,〖中〗国人还能坐得住吗?真要让一堆欧洲国家都把手伸进南洋,他们的后院可就要乱成一锅粥了。
反应过来的希特勒干脆闭上嘴巴装哑巴,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也开始打哈欠做昏昏欲睡状,不过让罗斯福有些意外的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居然没也一言不发。会议陷入沉默,五大国领袖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肯先开口。这天上午的会议,就在一片沉寂当中落下帷幕。
下午两点,用完了午餐后的五国领袖又重新坐到会议桌边,罗斯福首先开口,通过上午的会议,他已经知〖道〗德国、英国和意大利都不愿意在对日作战问题上得罪〖中〗国,所以决定向常瑞青做出一些让步:“〖总〗理先生,我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人是愿意加入大中华联邦之中去的,美国也愿意尊重这部分〖日〗本人的选择,如果……〖中〗国可以立即参加对日作战,美国同意在战后由〖中〗国托管〖日〗本20年。但是菲律宾群岛的独立必须得到保证,菲律宾战前的政府必须得到恢复。至于东印度群岛,美国认为应该由〖中〗国、荷兰和东印度群岛局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常瑞青在午餐期间已经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交换过意见,知道希特勒无法拒绝让鲁登道夫出任盟军总司令的提议。不过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公开表态,愿意在〖日〗本和南洋问题上支持〖中〗国。所以常瑞青还是摇头拒绝了罗斯福的建议:“总统先生,我们还有的是时间讨论〖日〗本和南洋群岛的未来,我认为目前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击败苏联、印度、〖日〗本这三个苏维埃强国。而且我们五国已经决定成立盟军总司令部来统一指挥,那么如何打败〖日〗本苏维埃的问题,还是听从盟军总司令部的安排吧。我建议,今天下午我们还是讨论一下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问题吧。”
罗斯福看到常瑞青死活不肯在对日宣战问题上松口,感到今天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突破了,便点头表示同意。现在五大强国之间对于战后的利益分配分歧最大,对于维护战后和平什么的倒没有什么分歧。
在世界大战爆发前,原本有一个名叫“国际联盟”的组织,不过〖中〗国、美国和德国都不是成员国,苏维埃阵营那头的苏联、〖日〗本和印度也没有加入过国联,因此这个组织的影响力不足。所以罗斯福干脆建议废除国际联盟,另起炉灶办一个联合国,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再设立一个国际安全理事会,由中美英德意五强担任常任理事国……总之,这个时空的联合国和历史上的联合国大致相同,只是五大流氓中的苏联、法国换成了德国和意大利。对此,与会的另外四个强国领袖都没有什么意见,联合国的大致框架便由此确定下来。第二次柏林会议的第二天会议也就到此为止了。
……
“〖总〗理,我们在〖日〗本和南洋问题上是不是可以适当让一些步?”
回到〖中〗国代表团所下榻的楼层后,汪精卫和曾琦就一起向常瑞青提出建议。现在的〖中〗国当然不怕美国的压力,但是罗斯福提出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也的确有些暧昧。
常瑞青没有马上回答汪精卫和曾琦,而是扭头问孙月薰道:“小美,你是大东亚共荣会理事长,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汪精卫和曾琦主要是从外交问题上考虑对日作战问题,而孙月薰现在的身份是政客,所以更多的从政治特别是中日两国的国内政治考虑。
“先生,我不同意在〖日〗本和南洋问题上向美国让步。”孙月薰蹙了下秀眉,脸色略有凝重:“我们现在不能光考虑如何占领〖日〗本的土地,而是要考虑如何赢得人心。我们现在主张的是组建大中华联邦,实现大东亚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并且抵御包括苏联、英美在内的西方白种文明对东亚黄种文明的侵略……实际上在〖日〗本**之前的〖日〗本帝国政府也长期在国内实行仇视欧美白种文明的教育,以解放被欧美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东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为〖日〗本之天然使命。而日G取得政权之后,对欧美帝国主义的丑化宣传更是变本加厉,在夺取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群岛后,更是以东南亚黄种人的解放者和保卫者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