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人都有读心术[红楼]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 26 章(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史家有三位表哥,年纪都跟她们差不多大,王家选择史家也不是没有结亲的对象。而且按门楣,史家也比薛家高,也更加的门当户对。

可见结亲薛家……为的就是薛家的财。

再一个,若是王家的底子还在,那他又为什么需要薛家的财呢?

贾敏懊恼的拍了拍额头,她怎么就没想到呢?

【何止是王家呀,你们荣国府现在也只剩下个虚架子。还是入不敷出穷讲究排场的那种哦~】

贾敏:诶,这肿么可能~

垂下眼眸,贾敏轻叹了一声,“我离家许多年,也不知道家里如何了,老太太身体可还康健?兄长他们是否孝顺?”

【担心谁都不用担心那老太太,再活个十年八年的,那都是小意思,跟玩似的。】

【要小仙女说呀,你还是担心担心你自己吧。别再着了你亲妈的道。】

【也别相信她多疼你闺女的话,长这么大连见都没见过,疼个鬼呀!要知道,她可是连自己亲孙女都能当小猫小狗作践的慈祥祖母。】

【XXXXXXXXXXXXXXX】听说贾元春省亲时建的大观园,你们林家还是头号赞助商呢。

贾敏:行了,今天就到这吧。

满头黑线的在心里叫了一回停,贾敏又连忙岔开话题的说起了哪套衣裳配哪套

首饰。

一时间一屋子的娘子军,老的小的就又开始折腾那些料子,又将那些恼人的事都抛到了脑后。

.

而同一时间,王熙凤从荣庆堂出来后,便决定去给赵姨娘送个消息。

王熙凤的心声很给力,凡是与她有血缘的,她都能听得到。刚刚王夫人在荣庆堂一闪而过的心思,已经悉数被王熙凤捕捉到了。

虽然做为正妻,王熙凤也瞧不上妾室,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光是冲这一点,赵姨娘就还有些可取之处。

自打祭祖那天传出狸猫换太子的消息后,赵姨娘就施展浑身解数的笼络贾政。

她甚至多次在贾政面前提起贾珠和贾兰,还各种对贾政夸赞贾珠,有贾珠有多像贾政。

虎父无犬子,不但读书上的天赋像极了贾政,就连努力上进的性子也像足了贾政。

可惜贾珠却是个天妒英才的福薄之人。

在夸贾珠的时候,还会时不时的提一回宝玉。

宝玉抓周时抓了胭脂,以及他从小就喜欢漂亮姑娘,长至四五岁上仍旧喜欢吃丫鬟嘴上的胭脂……老爷端方知礼,人品贵重,宝玉竟不像老爷的儿子,更有些东边大老爷的品格。

东边大老爷什么品格?

见到女人就迈不动步。一天十一个时辰,恨不得十一个时辰都在床上与人厮混。剩下的一个时辰则全都用在了寻找哪个女人还没被他拽上|床过……

先用王夫人的大儿子攻击王夫人的小儿子,随后又自然而然的提起宝玉出生那天,大家伙都围着那块玉转,到是不曾多多关心一回刚刚生产的一太太。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在暗示贾政当年王夫人用那块玉吸引了阖府全部的注意力,然后趁大家伙的视线都在那块玉上时将女婴悄悄送出府……

能被贾政捧在手心十数年,又成功养大了探春和贾环的赵姨娘又怎么可能只是那种肤浅粗鄙的性子?

赵姨娘有心计有手段,但这跟她的人品划不上等号。

当然了,赵姨娘也从来没否认过这一点。

在赵姨娘知道这古往今来继承皇位的皇帝就鲜少是大老婆生出来的以后,她就再不认为丫头爬床这种上进行为可耻了。她唯一遗憾的就是贾政没有爵位,贾家也没有皇位罢了。

今天来几句,明天再来几句,加之贾政亲眼看见老亲兵‘自尽身亡’,被这种连环洗.脑的贾政虽然理智告诉他,不要相信,不要怀疑,可情绪却完全控制不住。

贾政用一种快要原地将宝玉解剖的眼神看宝玉,宝玉生来就胆小,加上那日老亲兵自尽的一幕过于惊人,本就受了些惊吓的宝玉再被贾政这么一看,直接吓得尿了裤子……

于是贾政是越看宝玉就越觉得宝玉不是他亲生儿子。

又因着赵姨娘实在太心黑,贾政都快要怀疑王夫人与贾赦有染了。

赵姨娘也知道她出身低微,只要老太太不死,只要贾政还要脸面,脑子里的水没多到溢出来就不可能扶正

她。可做为妾室,

▄▄[,

她不是嫉妒王夫人是正室,而是嫉妒在邢夫人和宁国府尤氏手底下讨生活的妾室姨娘们。

凭什么大家都是妾室姨娘,只有她在正室门口打帘子,还要时不时的被分些针线活计,点灯熬油的做活?

她还是生育有功的呢。

再一个,真当她不知道一太太安排了人见天的在三丫头眼前说她的坏话?

若不是瞧着三丫头在老太太那里过得还不错,一太太为了笼络三丫头也愿意给三丫头体面,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她不知道这几个月一太太为什么不对她出手,但她笃定一太太绝对不会让她好过。之前她还在琢磨一太太会不会就想让她想多了,用这种钝刀子收拾她。后来她又担心一太太会在生产的时候出手,来个一尸两命……

这会儿赵姨娘收到消息,知道一太太马上就要对她出手了。她心中竟然还生出几分终于尘埃落定的感慨。

……

另一边,送走了儿媳妇和孙媳妇的贾母先是歪在榻上养了一回神,随即便叫来赖大家的,对着她各种吩咐。

“……她们娘们回来了总要接家来住几日,你紧着人先将敏儿以前的院子收拾出来。”说到这里,贾母顿了顿,“瞧我这记性,倒是忘了那处院子已经给了琏儿他们俩口子住了。”

“谁叫老太太儿女双全,儿孙满堂呢。”赖大家的闻言直接笑道:“林姑爷升了吏部侍郎,姑奶奶以后就要长住京城了。老太太以后是想怎么亲香就怎么亲香。”

贾母听了高兴,竟又说了一回贾敏小时候的趣事,随后又开始琢磨在哪收拾处院子给贾敏住合适。

荣国府很大,但住在里面的人也不少。整个荣国府分成三部分。最东边是大老爷贾赦一房的居所,中间靠前全空着,只一间贾政的外书房。穿过一门,则住了贾政王夫人一家几口。他们家后面隔着一条府内穿堂巷子,对面的院子里现在住了贾琏和王熙凤。

那院子曾经是贾敏的居所。

当时贾母还没搬出荣禧堂,贾敏的三个庶姐都住在靠前一些的三间小抱厦里。她是嫡女,又是最小的,便住在了那处院子里。

那处院子按位置来算,正好是建在了荣国府的中轴线上。以前住贾敏,现在住贾琏,到也配得上那院子的地理位置。

荣国府的最西边,靠前是一处套院,进了院门后里面是并排建造的四户东厢小院,之所以叫东厢小院则是因为这四户小院都没有正房,只有几间东厢房。如今这四处小院里住着的是宝玉的四位奶娘和其家人。

从这里到垂花门之间还有一处两进院,此院取名绮霰斋,如今这处还空着。

这个院子前后两道门,一门朝东,一门朝西,从朝西的门出去正好就是进后院的垂花门。

穿过垂花门,再往里走便是贾母现在住的荣庆堂了。

前年,荣庆堂的后院建了一个大花厅,贾母平时都在那里听戏设宴。

荣庆堂这边也有些小跨院,却都住不下贾敏娘仨儿。除了荣庆堂,荣国府也还有些差不多的院子,像是东北角的梨香院和就在贾赦院子后面一些的东大院等等,等等,但那些都离贾母的荣庆堂太远了,贾母并不想让贾敏小住的时候离她太远。

贾敏在家时就是一脚出八脚迈,光是大丫头就有八个,更别提嬷嬷媳妇了。就算成亲了,贾敏也是当家主母,身边侍候的人也会只多不少。再一个,除了贾敏外黛玉姐弟身边也应该有不少侍候的下人。

思来想去,贾母便让人将垂花门外的绮霰斋收拾出来,并且让住在前面四排院里的四位奶娘都搬走。将房子腾出来给贾敏带来的下人住。

直到此时,贾母甚至是整个贾家,除了王夫人知道贾敏会再带个‘亲侄女’回京,其他人还都不知道有宁望雪这个人呢。

当然了,贾敏只是想给王夫人添些堵,从未想过真将王夫人逼上绝路。若不是这般,贾敏完全可以将那封信送到贾母或是贾政手中。便是不提宁望雪这个‘亲侄女’,只说这件家丑已经外扬,以贾政爱面子的心性,这件事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平静。

想来王夫人对于这一点也是心知肚明。

不说活着的贾敏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只说林如海这个女婿也让贾母高看一眼。所以别说委屈几个奴才,又轻轻打了一回宝玉的脸,就是她的两个儿子儿媳妇在这里,也会让他们都‘懂事’些,让着妹妹些。

工部耗子的四世同堂都几个轮回了,工部的同僚也是一茬换一茬,只有贾政还坚定不移的守在工部,做着他万年不变的工部员外郎。

贾琏是文不成武不就,为了成亲时好看特意花钱捐了个同知。如今除了跑跑庶务,就一门心思的等着继承爵位了。

不得不说的是工部员外郎是从五品,同知则是正五品。不过一人的媳妇都是五品的诰命。

按规矩,就是排个队邢夫人和王熙凤,连着宁国府的尤氏都得站在王夫人前面……

对了,除了贾家的主子外,贾家的奴才也有一心盼着林如海回京城的。

谁呢?

赖嬷嬷的孙子,赖大俩口子的亲儿子,比一般的主子还体面的赖家长孙赖尚荣。

虽说按着荣国府的排面也能为赖尚荣弄到实缺差事,可谁还会嫌人脉少呢?

可以说如今一个专管官员升迁任免的吏部侍郎马上就要入京了,整个贾家都用了十一分的真心去期待。

哪怕是即将面对贾敏的王夫人呢。

既厌恶贾敏,又盼着林如海能看在贾敏的面子上多多提携他们。

王家姐妹瞧不上贾敏那作派,可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都将自已的女儿往才女上培养,可见她们心中未尝不是羡慕贾敏的。

就像差生面对学霸,自卑又羡慕。

而贾敏呢,总是一副才女范的她未尝不羡慕王家姐妹没有架子,不受憋屈呢。

不少读书人因读了书明了事理,心中便生出一些规矩和行事标准。有些事情

他们不是不想跟对方一般见识,可拉不下脸,放不下架子,就只能用一句‘不跟他一般见识’了。

这世上的规矩是立给那些讲规矩的人,道理自也是这般,于是在一些人一些事上,贾敏端着架子放不下来,就会升出一些憋闷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