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得不得宠,她们俩经常进宫还是知道一些的。那日见元春,黛玉之所以那般态度一是贾敏临出京前曾跟黛玉反复叮嘱过不要亲近贾元春,虽不知何故但黛玉却知道她老娘不会害她。二是黛玉知道有些话不让元春说出来,他们彼此都不为难。毕竟没交情没感情,说出来的话肯定都是难为人的。
元春并没多得宠,但太上皇却为了元春下这么一道口谕,看起来就像将人都聚到一块一般。
太上皇不会想要学先皇后来个团灭吧?
黛玉看出宁望雪想到了什么,也是吓了一跳,随即示意宁望雪别瞎想,这样的斩草不除根,可不是太上皇的行事风格。
知道是自己吓自己了,宁望雪先是笑了笑,随即又将注意力放在了游园上。
为了今天宁望雪还特意抽空翻了一回原著,并且还特别认真的做了一回笔记。
今天晚上元春省亲有三个阶段,一阶段是出宫入府,先坐版舆后乘舟以水路游园。二阶段是于玉石牌坊处下舟乘舆进入大观楼,后步至省亲别院的正殿,再于偏殿更衣,最后接受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外乡人且先行一步了。”
那宫人见宁望雪这么说,只随意的看了一眼元春所在的侧殿方向,喊小太监抬了版舆过来送宁望雪和黛玉出园子。
此时元春已经进入侧殿更衣洗漱,等知道宁望雪和黛玉离开了,神情淡淡的,仿若未闻一般。
倒还识趣!
确实挺识趣的,不然一会儿贾家男女老少和四王八公的人过来要不要对着宁望雪和黛玉行国礼?
二人都是郡主的爵位,本朝郡主按例是从一品,今天在场的诰命除了贾母和邢夫人外,也没几个是从一品以上的了。
到时候……真就尴尬了。
一群人等在外面等着行国礼,一抬头就看见里面有人抬了版舆往外走。
因规矩,这些人只能垂着头拿眼角余光看,但只这般却也知道是宁望雪和黛玉出来了。
贾母不知这二人要去何处,连忙示意鸳鸯追上去问一嘴。
“我们主子回绮霰斋,等一会儿府上行过家礼再往荣庆堂去。”
九歌见鸳鸯来了,也没等她近前而是自己朝她走了几步,将刚刚宁望雪跟那宫人说的话学了一遍与鸳鸯听。
这厢,鸳鸯给贾母回了话,元春那边也重新收拾好,坐在了正殿主位开始了省亲的那一套流程。那厢,抬版舆的小太监按着宁望雪的意思抬着版舆先上沁芳桥,下了桥再一路往西去,之后穿过沁芳亭,抄小路去了潇湘馆。
自打看过省亲别院的图纸后,黛玉就对潇湘馆极为上心。说了好几多遍她的私宅也一定要弄个那样的院子。
于是宁望雪便决定趁着所有人都聚集在正殿那边行国礼的时候先带着黛玉逛一回潇湘馆。
要是真跟着元春那个大部队逛潇湘馆,肯定逛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外乡人这话说得无比认真,仿佛她和黛玉真是来干正事的。贾家的下人不疑有他,竟是直接让开身子请她们入内。
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则是石子铺成的小路,里面一明两暗三间屋子,房子小,里面的床几椅案也小的精致可爱。
黛玉在屋里转了转,又顺着里间开着的小门走了出去,后院有一株梨花,一株芭蕉,还有两间同样精致小巧的退步。步至后院,见墙下有一条又浅又窄的水溪顺着墙角,绕着台阶从屋后流至屋前,又穿过千百根细竹再盘旋而出……
黛玉一眼便相中了这处,甚至再次推翻了她早前的私宅设计稿。……
黛玉一眼便相中了这处,甚至再次推翻了她早前的私宅设计稿。
知道贾家的省亲别院都是那位叫山子野的人设计的,黛玉都有种想要拜他为师的冲动。
妙,太妙了!
从前院到后院,再从后院到前院,绕着竹林又走了一会儿,黛玉才意犹未尽的跟着宁望雪离开潇湘馆。
二人仍旧坐着版舆出园,出了园子顺着南北夹道往垂花门那边去。
宁望雪和黛玉进宫时身边都只带了两个丫头,黛玉一向只带沉香和雪雁,宁望雪则是揽香和九歌。这次跟着元春出宫,太上皇那边还特意吩咐侧殿侍候的那些宫人跟着她们俩一块出宫,还说等二人回了宁园他们再回宫去。
此时他们围着版舆,一路护送宁望雪和黛玉进了绮霰斋,黛玉吩咐茜雪给这几个宫人准备些吃食,之后才与宁望雪回了屋子。
二人去的是收拾出来的正房,没先换衣裳而是说起了刚刚在园中的所见所闻。
一个说再没想到太上皇还会下那样的口谕,一个则说园子修得比御花园还好,这将近三百万两的银子没白花。
两人都有些激动,语速也非常快。最有意思的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外乡人联系在一起的潇湘馆。不太像出家之所的栊翠庵,还有什么玉皇庙,达摩寺……
宁望雪打了个哈欠,然后看向一旁竟然已经研墨记录什么的黛玉一眼,觉得这娃着实太刻苦了。
就这爱学习的范儿,清北都得保送她。
差不多又过了半个时辰,不等宁望雪和黛玉起身往荣庆堂去,元春那边就打发人来请她们过去说话了。
整理了一回衣裙,二人又披了件斗篷便带着人去了荣庆堂。
仍是在绮霰斋门前坐版舆,一路被抬到了荣庆堂院子里二人才下版舆。
见二人来了,门口的宫人便朝里面通报,都不等宁望雪和黛玉下舆站稳,里面就请她们进去说话。
想到里面除了贾家那些女眷,还有四王八公家的各路女眷,宁望雪多多少少有些个怯场。
原本就觉得今晚的人有些多,怕自己应对礼仪不得体连累黛玉和林家,不想进了荣庆堂宁望雪才发现是她想多了。
那些个外姓女眷在跟着元春来了荣庆堂后,只说了几句话便被安排到厢房休息了。
整个荣庆堂就只有贾母,邢王两位夫人以及李纨,三春和宝玉几个。
因不需行国礼,大家也只随意的行了个礼或是点头笑笑便各自坐下与元春说话。
坐下来的宁望雪又飞快的扫了一眼屋里的人,不禁又瞅了李纨一眼。
【寡嫂都能来见小姑子,死了亲爹的贾兰却没在这里?】
【难道是年长的叔叔不需要避讳,年幼的侄子却需要了?】
【也是,谁让侄子他亲爹早早就嘎了呢。】
【啧啧啧,凉薄哦。】!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