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89章 第 89 章(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不得不佩服,姜还是辣得辣,为了哄自己的妻子高兴,也是没谁了!儿子儿媳妇当然靠边站!

陆崇礼也带着陆母,随着陆殿卿林望舒过去林望舒娘家走了一趟,去拜访了林望舒父母,都是往年的老邻居,彼此也是认识的,现在成了儿女亲家,自然是说不出的亲切。

陆母特意给林望舒父母准备了礼物,倒是让关彧馨一通夸,只说她做事一向周到。

白纸坊胡同的街坊邻居也全都来看,当年陆家送走病重的陆母,这些事他们都是亲眼看到的,现在九年过去了,一切的风波已经过去,陆母又重新回来了。

这会儿,各地知青也都陆续在回城了,有的甚至拖家带口的,于是大杂院里每天都是新鲜面孔,大家伙看着这些人,年轻时候出去的,现在一个个都大了,一脸的沧桑,想起这些,便是再絮叨的老婆婆老妈子,都难免生出几分感慨,感慨这无常世事。

这么拜访过一遭后,也到了元宵节。

元宵节那天,林望舒早早地过去了娘家,带了礼物,一起吃了中午饭,到了晚上时候,等陆殿卿下班,便陪着两位长辈去外面吃了一顿,一家四口吃的。

元宵节第二天,林望舒大学就开学了,她要去大学报道。

陆殿卿想请假陪着她一起去,不过林望舒觉得犯不着:“人家多少外地的大学生过来报道的,也不一定还要人陪着,我就是本地人,不过是坐一趟车就到了,至于吗?”

陆殿卿听她这么说,也就只好算了:“你记得带着粮票,到时候估计要换学校食堂的粮票,还有准考证那些证件,都别忘了,被褥倒是过两天周末我帮你带过去。还有你过去后要劳动的,记得带方口布鞋,耐穿的,到时候不要穿裙子。”

林望舒:“行了行了我知道啦!放心好了,我已经写了一个条,该带什么我都记得,不会忘的!”

旁边陆母见到,笑叹:“殿卿就是想得太多了,和他父亲太像。”

陆殿卿:“母亲,我只是根据她以往的经历,才做出要提醒她的判断。”

陆母:“你觉得一个考上北大的高材生还不如你吗?”

陆殿卿神情一顿,无奈地看向自己母亲。

林望舒:“这个不能比,我觉得殿卿要是考大学,那肯定随便上,这世道,像我这样能考上大学的虽然少,但还是能有大几十个上百个,可是像他这样的,打着灯笼都找不出来。”

陆母越发笑起来,当下起身:“罢了,我不想听你们小两口在这里互相吹捧,我酸。”

说是不送了,不过陆殿卿还是不放心,到底是请了半天假,陪着她一起过去。

“不知道学校是什么安排,也许当天就得住那里,住那里的话,别人都带着被褥就你没带着算怎么回事。”他这么说。

“好吧……”其实他去送的话她也很喜欢,只是不愿意耽误他工作而已。

毕竟最近他和公公都很忙。

林望舒:“靠着大学,一般都有这种街道。”

陆殿卿看她一眼,没理会,继续道:“手表我给你买了一个普通的,几十块的,在你包里,你戴这个吧,不然劳动的时候没手表看时间。”

陆殿卿先带着林望舒到了一处叫仁贵酒家的,要了两份炒饼和炒菜,随意吃了。

姑娘估计以为这还是能上场面的衣服,但其实这几年的确良在北京以及一些大城市早过时了。

陆殿卿便伸手,将她的围巾帮她裹好了:“天太冷了,你先回去吧,车马上就到了。”

这边还算热闹,开着各样饭铺商店,也有回民餐厅。

到了宿舍后,果然宿舍还没人,林望舒听陆殿卿的,火速占住了靠窗户的上铺,之后便开始收拾行李,铺被褥拿衣服,再把洗漱个人用品放好。

林望舒有些不敢相信:“原来你还深谙此道,看起来操作熟练的样子!”

林望舒:“好。”

林望舒自己也笑了。

一时大家互相通报了姓名,这姑娘叫苏方红,是河北下乡内蒙的知青,坐了两天的火车哐当哐当才来到北京的,直接从北京站被接过来,现在脑子里还晕晕沉沉地懵着。

林望舒留意到,她穿着的确良长裤,裤子熨烫得笔直,一看就用了心思的。

吃过饭,就过去了旁边的海淀副食商店,买了一些零碎,又看那边还有一家卖南味食品的,叫桂香村,便又买了一兜子。

当下便温和地笑着说:“你赶紧收拾下,等会去食堂吃饭吧,报到处发的牛皮袋里有饭票,可以去食堂吃,不然等会错过点就没饭了。”

“这边宿舍是上下铺,你最好选上铺,我们早点到,还能选。”陆殿卿这么建议。

陆殿卿嘱咐道:“买的那些糕点,你到了宿舍记得分给同学,你们同学年纪不同,来自各省份,估计性情上也很大不同。你到底是北京本地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热心一些,不要欺负别人。”

之后他便提着行李箱,带着她过去宿舍,她的宿舍在31号楼,是二楼。

当下便道:“你平时要是急用什么,可以来这里了,东西倒是齐全。”

林望舒:“那,我陪你在这里等着吧?”

出发的时候,林望舒背着一个军绿挎包,陆殿卿帮她拎着行李,用的是往常他习惯用的那个老式民国风皮箱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