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舒看着胡教授已经走出了花廊拐弯处,心里有些急,她可不想错过这次,便赶紧追胡教授去了。
林望舒:“一定要问问,我感觉,我现在做出的这些数据,可以写一篇论文了,我应该能写一篇论文,但是这些真的都是基于他这些程序模拟试验的结果,如果没有他的这些程序基础,我很难做出来,所以必须找他商量下。”
这一切让她激动起来,她感觉曙光就在前方,东方的太阳将喷薄而出!
林望舒惊讶;“什么意思?我如果写一篇论文,写上他的名字,他还不愿意?”
林望舒想了想,恍然:“可能对于天才来说,俗名就是累赘和麻烦。”
陆殿卿其实多少能猜到原因,不过事关别人的隐私,他也就没解释,只是简单地道:“可能吧。”
林望舒当即拿出来自己最近整理的模拟结果,那都是自己一遍遍模拟过后,记录下来,并整理出结论,上面还用红笔做了许多笔记,标注出了重点。
林望舒忙解释道:“这个是从基本方程出发,用自然演绎的方式来做出自聚焦结果,所以这里面会存在非线性引起的像差效应。”
胡教授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了一番后,才说:“这里面为什么没有引入像差的影响?”
那一天,她甚至忍不住再次找陆殿卿确认:“如果我利用这些程序作出什么成果,这件事,我们是不是应该和那位叶同志协商下?”
胡教授疑惑地看向林望舒,之后道:“入射光场的强度自然是试验中的一个变化因素,不过振幅分布的斜率目前试验条件无法达到,并不在考虑范畴,这也是我们目前的局限性。”
胡教授笑容里带了鼓励:“不过林同学能提起这些观点,值得表扬,如果将来有条件,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你所说的。”
陆殿卿:“天才的大脑构造就和我们不一样。”
但是,到底是科学修养极高的老教授,他几乎是瞬间意识到林望舒这些模拟计算的价值。
那个时候的她,根本没有胆量出现在胡教授面前,也根本不敢将那些结论说给胡教授,对于那个时候的她,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她没底气。
不管怎么样,因为陆殿卿的话,林望舒不再有心理负担,她可以随意用这些程序来构造,来假想,来模拟,一遍遍地尝试着,来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
也是恰好了,胡教授再次提起了光束在非线性介质中稳态传输的问题,并且其中和当年席铭教授的观点向左。
胡教授:“林同学,你的想法是好的,不过这需要构建一整套的几何光学模型,还需要将光束传输的几何和波动光学特征统一在同一个建模中,这个就算国外的最前沿的研究,也做不到。”
林望舒没多说什么,对于国外论文资料的咨询,她也没什么好方法,不过提到了自己目前手头的一些国外资料,表示可以分享下,几个同学便有些激动,感激不尽。
陆殿卿见她这样,道:“对方并不介意,不过如果你这么在意,那我会设法联系他,再次找他确认。”
林望舒听到胡教授的话,只觉得,一颗心终究落了地。
至少,在外人眼里,一切都是能说得通的。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她有了席铭教授的地图,有了天才留学生的程序助力,她终于可以有一个合理的方式,通过合理的途径,将那个接近真理的结论给论证出来了。
林望舒提醒:“这样更能和现实的实验结果相符合吧?”
当初她只是简单的写了一些研究成果,投给了胡教授,胡教授视若无睹。
胡杨叹息:“望舒越来越牛了,她说的,我感觉我已经需要动用所有的脑细胞努力去理解了。”
她要想在以最短的时间来将席铭先生的那些理论在这个世间推出,并让世人接受,并推动国家激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实很难。
胡教授恍然:“对,对。”
他现在在物理计算中,还在用手摇计算机,林望舒所说的这些对他来说很陌生,他不懂现代计算机。
胡教授:“好,是有什么事?”
胡教授看了看表:“我还得给数学系上公共课,也就十分钟时间。”
胡教授:“林同学,你跟着我去一趟我办公室,我们好好聊聊,不,你那个程序,你能给我好好讲讲吗?我听着实在有意思,你这个想法太好了。”
最后,当她终于从那些几百次的模拟中,渐渐地模拟出了最接近黎曼几何光学真相的结果时,她整理了下,拿着去找了胡教授。
高考是捷径,让她进入北大接触到这些风云际会的科学大家;席铭先生的成果是捷径,让她可以直奔主题放弃一切弯路;天才留学生的程序也是捷径,让她省却一些繁琐事半功倍。
周围不少同学都看过来,大家窃窃私语。
他翻着看了一番,又问了林望舒几个问题,林望舒到底是准备充足,自然对答如流。
林望舒:“胡教授,我看过国外一些关于黎曼几何光学的论文,振幅分布的斜率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折射率,从而导致不均匀分布,这样自聚焦将变得更容易,我们是不是考虑用模拟的方式来构建黎曼光学几何模型,通过这个办法,来对强激光束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输进行模拟计算?”
当自己苦心经营的这些模拟实验被胡教授看在眼里的时候,她的机会,终于冲她招手了。
林望舒一听:“行,胡教授,那我们就简单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