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就是张氏脑子进水了,也不会这么跟人道白。她只是说贾珠心重,去了那里,怕不自在。再一则,那边管的严,贾瑚是习惯了,贾琏过去是为了板一板他的性子。若是贾珠去了,再加重的了功课,岂不是更亏了身子。
所以过了中秋节,贾家的小书房里,就只剩下贾琮陪着贾珠一道上学了。
没有贾琏的对比,想来贾珠应该能更好过一些吧。
当天晚上史氏如何说,贾政又如何做,唐朝是一点都不知道。但她至少知道了中秋节前,李漱是不用再跟着上学了。因为要陪着贾琏跟贾珠一起放假了。
等到中秋节后,可能就要跟着贾琏和贾瑚一起去张家读书了。唐朝想了想,便打发李漱跟他侄子玩去了。
李决比元春小了将近一年,此时才七岁。三百千早就学完了,这会正和李漱一起学《论语》呢。李漱被贾琏好为人师的教了这么多年,早就想要当一回人师了。
所以在今天完成了教导李决的课程后,便和李决一起去教导李凝了。
往常住在府里的时候,比在家里多。也因此没赶上给小侄子李决启蒙。这会放了几天假,正好过把隐。给小侄女启蒙,不过这会小侄女还在牙牙学语。聊胜于无的情况下,也不是不能。
看到李漱和李决晃着脑袋在那里之乎者也的,唐朝对自家一岁半的闺女表示了一下同情后,便转身去了厨房。
史氏很喜欢王家的大姑娘凤哥儿,已经打发人接过来一起过节了。唐朝他们家后面就住着府里的白案师傅。唐朝时常过去聊天。
一来二去的,倒也会做一些点心。唐朝想了想,便准备做上几种点心,再装一些家里自己腌的鸭蛋,明天去府里刷存在感。
王家的大姑娘王熙凤,今年五岁,比着元春小了二岁。平日里大姐姐长,大姐姐短的叫着。
纵观王家女眷,不说唐朝,便是史氏和张氏都对王氏无语了,那王熙凤小小的年纪,伶俐的小嘴,能把人疼到心里去。史氏便极喜欢她。就连张氏也对王熙凤有些好感。虽然王家教女,是说了名的无才便是德。
但大家子出身,又怎么可能不读书识字。不然连帐本子都不看得,谁会要这样的姑娘进门。也因此,王家的姑娘一般也都是读过几本书,认识人一些常用字的。只是并不懂诗文罢了。
并不像是唐朝以前以为的文盲。也不像当初贾敏嘲讽的目不识丁。
你说都是一个家里出来的姑娘,这王氏到底是怎么木衲到这份上的呢?
不过唐朝又转眼想到原版红楼梦中的贾探春和贾迎春这两姐妹,心里也只能说是那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话,‘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这也更让唐朝对闺女的教育上心了。好一点,像张氏那样长袖善舞的。差一点再弄成王氏那样木衲的。风雅一点,像贾敏似的,天天挖坑埋花。一个不小心用粗俗了,再像原来的凤姐那样,踩着门框大喊大叫的。
一时间真真是让人头疼。
话说一年半前,唐朝又生了个姑娘,起名叫李凝。这会正是好玩的时候。家里上上下下几口子人,都喜欢逗着她玩。
李凝虽然还小,但却是个乖巧的性子,但主意却不少。或者说鬼主意不少。小嘴还不怎么会说话,会叫人。却长了一张和唐朝一样的笑面脸,见到谁都是一脸笑的样子。奶声奶气地学说话,别提多遭人喜欢了。
话说不明白,还特别爱说话,见到个人,就往家里让。忒是热情。
一家上下就没有不疼她的。唐朝总害怕家里人纵着她,让她没胆怯的心。但又害怕她胆子小,将来长大了出门会受欺负。一时间,倒是不知道要如何教育她了。
这些年李狗蛋的性子越发的憨实了。在家里就连几岁李决都能忽悠住他。这让唐婆子非常的担心。
找个实心的姑爷吧。姑娘不受罪。可这姑爷太实心了,却让丈母娘担心被人卖了还数钱。唐朝倒是对这一点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