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皇上与你,当年决裂,至今不亲,您至今犹在牵怒我母亲,可你有没有想过,当年,你若退一步,把事情查探清楚再行定夺,不仅多得了一个孙儿绕膝,还能得一贤妇帮您的儿子打点江山。可您做了什么?亲自杀死了自己的皇长孙,致令母子反目,更演绎出了如今我与不离的相恋——今朝的一切,皆是您一手造成的!”
“太后娘娘,我是君墨问,是您孙儿相交十年的知已,我也是秦紫珞,是您孙儿真心相待的妻子,我更是云迟的独生女,您若许因此而把我憎恨到骨子里,可您再怎么憎恶,都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会是你们金家的一份子。
“您再别怒,也不必恼,您是修佛的,佛家戒嗔戒怒,佛家心善。我也胸怀佛心,主张得饶人处且饶人,因为善恶到头终有报!”
一番话,说的至情至性,既豁达,又锐利,触到别人痛处的同时,又晓以相劝。
想起过往云烟,想起曾经打掉的那孩子,想到那个误信流言所导致的悲剧,想到儿子这二十几年冷待之情,她的心也会疼,帝王家本就薄情,一步错,再无回头路,这些年,她吃斋念经,只是想让自己好受一些。
“你在教训哀家?”
思绪半天,太后冷哼了一声,含着隐隐勃发的怒:“你好大的胆子!”
“不是!这是劝诫。您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任何一个举动都会影响整个朝堂的稳定。比如说您干涉金晟立太子妃,您动用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往皇上身上施压——说实话,您如今是闭门造车,全不了解状况,太过一厢情愿,他们的盘算,您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您任何一个决定都会导致出现极为严重的后果——您与皇上是亲母子,您与太子是亲祖孙,若情知道,不管怎么样,您最大的希望就是北沧繁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皆损。那么,请你站到他们身后,支持他们的决定……内外和谐,才能国运昌盛,内忧外患,那是亡国之兆……”
“说的天花乱坠,无非就是想哀家认可你的身份?”
太后不为所动,又发出一记冷笑,当年,她是错冤了云迟,可她对于那个恃宠强硬的女子全无半点好感也是事实。
如今她的女儿也是这样的性子,她不喜欢,一点都不喜欢——如此的气势压人,她极度讨厌这样的女子。
“您认不认可有重要吗?您认可,我是不离的妻子,您不认可,我依旧是——今日便言尽于此,告辞!”
淡淡的一句话足可以把人气死吧——真的很嚣张:比当年的云迟更张狂。
这真是造的什么孽,父子两代人,全都栽在那对母女手上。
太后极想传令下去将这个自己送上门来的女人给办了,可当她知道她居然是“秦紫珞”、是“君墨问”的时候,她迟疑了,因为她太知道这个角色的价值,若把这个人给灭了,那等于就是要金晟的命——
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正当她琢磨要怎么办的时候,忽然有三个内侍横冲了进来,为首的一个蓦地的一声大叫:“来人,蒂和公主意图不轨,欲谋刺太后,将其拿下!”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紫珞一惊,心下实没料到太后会使这种阴谋诡计,冷一笑回头看了一眼,讥嘲道:“你们哪只眼睛看到我谋刺太后了……太后不是好好的坐在那里么?”
皇宫里,果然什么冤案都有。
太后也是眉头直皱,目露疑狐色,她都没有传令,他们怎么就冲了进来?
正待问话,却见那内侍急匆匆奔至跟前,寒光一闪,一把匕首带着一道杀气闪过,就在如初的惊呼声中刺下。
伴着一声尖叫,一阵鲜血扑溅,有人扑通自床上跌落。
紫珞回首看去,发现千桦一脸惊惧的倒在地上,满手是血的正捂着胸口,淡色兰花的胸襟上一道血花速迅的洇染开。
床榻上,那内侍扬起的利刃已再度刺向惊恐躲闪的太后,桂嬷嬷扑救,当场被割断了脖子,鲜血唰的喷了如初一脸,如初摸到满手是血,骇然尖叫:“快来护驾——太子妃……”
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