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来到了大业十一年,我十六岁了。
这一年的春,北方更乱了。
先是母端儿,在龙门举起反隋大旗,从者如云,迅速攻克周边郡县。
到了二月份的时候,王须拔和魏刀儿几乎是同时起义。王须拔部往东北方向进军,而魏刀儿则往西南方向进军。
三月,高士达部大举进攻涿郡,攻城拔寨,声势大涨。而柴保昌在绛郡聚众起事,迅速发展到数万人。
这五路起义军在北方节节胜利,让正在旅游的杨广大为不爽。
朕就出去旅个游,怎么又冒出四支新的起义军?
地里有田,你们不种,偏偏要和朕怄气。实在不愿种田,可以学门手艺,煎个油条什么的,也可以养家糊口啊。
非要动刀子是吧,朕就弄死你们。气冲冲的杨广暂停了旅游,折返西都长安,与众臣商量对策。
为了遏制北方起义军的势头,杨广让杨义臣领兵去对付高士达,让罗艺领兵去对付王须拔,
让魏长文领兵去对付魏刀儿,让樊子盖领兵去对付柴保昌,让李渊领兵去对付母端儿。
几个月下来,这五路隋军对上五路起义军,基本上打了个平手。
杨义臣VS高士达,罗艺VS王须拔,樊子盖VS柴保昌,这三队选手基本上互有胜负,处于僵持阶段。
而魏刀儿却十分惊艳。
要知道,魏刀儿和母端儿、王须拔、柴保昌等人一样,第一次玩起兵造反这个游戏,是个纯新手。
谁知魏刀儿十分凶猛,一出新手村,直接就把隋将魏长文一波团灭,让那些起义军老玩家都大吃一惊。
幸好李渊表现出色,率部在霍邑与母端儿决战,杀敌一万余人,俘获六万多人,母端儿当场战死。
当然,这些下局势的变化,都是张仲坚他们和我的。
北方又冒出四股反隋的势力,我并不觉得意外。
去年外出几个月,满目苍夷,这下迟早是要易主的。
只是不知道各路豪杰,谁会笑到最后。
六月十一,去年今日,正是武林大会开幕式的大日子,山庄里热闹得不校
可是今年今日,大家都去忙碌,就连梅超疯,也去协助大师兄训练庄丁了。突然间,觉得山庄里冷清了许多。
这,我枯燥地修炼着武功,身边只有何文兰陪着。正在这时,传来李世民的喊声。……
这,我枯燥地修炼着武功,身边只有何文兰陪着。正在这时,传来李世民的喊声。
“师姐,师姐!”
“世民,你有事找我?”
“对,有件事我想和师父,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你替我开口好一些。”
“哦,是什么事?”
“师姐,我们边走边聊吧。”
“好。”我和李世民并肩而行,去找我父亲。
路上,李世民便起缘由。
原来,李世民的父亲正是李渊。因母端儿在山西龙门起兵反隋,李渊被杨广任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领兵平反。
今年五月,李渊就平定了母端儿部。
“知道父亲来到山西,我便修书一封送给父亲,建议他有空拜访下周边的豪杰英雄。
正好我父亲也有此意。便想着第一站便来拜访师父。但师姐你也知道,宗主一向不喜隋朝的官员。
好几任的太原留守想来拜访师父,都被宗主以生病的理由婉拒了。
我担心我去开口,又被师父拒绝了,便想请师姐帮忙,请宗主和我父亲见个面。”
“世民,这有何难,包在我身上。”
“那就多谢师姐了。”
的确,我父亲对大隋帝国是非常厌恶,要不然也不会到处收留各路大盗,还整想着怎么造反,是自己造还是帮别人造。
但李渊毕竟是李世民、李元吉的父亲,见徒弟的父亲一面应该是可以的。果然,父亲听我一,便一口答应。
“世民,不知道你父亲何日要过来?”
“回师父,我父亲在书中提起,想在六月十三,也就是后前来拜访。”
“那好。周铭,你让人准备好酒好菜,到时候我和唐国公好好喝一杯。”
“老仆明白。”
李渊世袭祖父李虎的爵位,故世人称之为唐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