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来话长。想必大家都听过,从始皇赢政手上传下来的传国玉玺。
虽然平时的政令,无须用到这块传国玉玺。
但要逢上大事,比如新皇登基,册立皇后、太子,大封功臣,大赫下等等,就须在众大臣眼下,将传国玉玺拿出来,盖在诏书上。
根据内部的可靠消息,杨广喜欢四处游玩,这传国玉玺一直就留在长安皇宫中,由陛下代为保管。
可是,我们入了长安城,找遍皇宫,也不见传国玉玺的踪影。
直到今早上,陛下才支支吾吾,已将传国玉玺托付给宇文化肥,让他在城破之日趁乱带走。
如果没猜错的话,宇文化肥是准备将这传国玉玺,交给江都的杨广,现在应该在路上。”
李世民口中的陛下,正是新登基的皇帝代王杨侑。
这始皇赢政传下来的传国玉玺,我们当然知道。这是象征王朝正统的信物,是笼络下人心的筹码。
历朝历代的皇帝,如果手中没有这东西,会被人讥笑为“白板皇帝”。
“二郎莫非是想让我们帮忙,从宇文化肥手中,夺回这传国玉玺?”
李世民尴尬地笑了笑,道:“我也知道此事非常难为,犹如大海捞针。
但思来想去,咸鱼宗在各地设有那么多分舵,也只有你和仲坚能帮上这个忙。
就算不能抢回传国玉玺,如果能打探到它的下落,也是奇功一件。
万一,万一以后陛下不想当皇帝了,想要禅让皇位给我父亲,还得需要这传国玉玺。”
李世民这么一,我们都笑了。这皇帝哪会有人不想当的,所谓禅让都是被迫的。
直到现在,李渊对外还是宣称反杨广,不反隋,目的在于拉拢隋帝国的官员和军士,争取一切能争取的力量。
他和曹操一样,走的都是挟下而令诸侯的套路。但李渊和曹操的情况又不同。
曹操当年迎立汉献帝刘协时,汉献帝的处境非常狼狈,是被李傕、郭汜两名军阀劫持,强行从长安带走,一路上颠沛流离。
跟随在汉献帝身边的群臣又饥又困,只能靠采摘野稻、野果为生,有的饿死在路上,有的被醉酒的军士杀害。
各地的割据势力对此无动于衷。唯独曹操一人领兵迎接汉献帝。
曹操的出兵,有正义的一面。
但李渊多少就有点占不住理。
人家杨侑在长安当代王,当的好好的,也没有称帝的打算,是李渊强行攻破长安,迎立杨侑为新帝。
如果把迎立新帝这件事,比喻作迎娶新娘的话。曹操不但给足了彩礼,还在许昌买了大豪宅,登记在汉献帝名下。
而李渊正相反,不但一分彩礼不给杨侑,还霸占了娘家的大豪宅,抢光娘家中的金银财宝。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父子更迫切需要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是命所归。
“二郎,有宇文化肥的画像吗?”
“有,这宇文化肥的样子很好认,特别是那下巴,长了一个长长的肉瘤。”
长孙无忌拿过来一张宇文化肥的画像。
我接过来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宇文化肥也太好认了,一张山羊脸,眼睛一大一,那下巴又长又尖。
他那长相就好像是在,反正长得丑,那我就随便长长了。
公孙七郎道:“可是,宇文化肥已经离开长安两了,我们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在他进入江都之前,追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