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何谓无罪!”
的确,杨广不停地巡游,修行宫,三征高句丽,背弃在雁门之围时对将士们的诺言,躲在江都整日饮酒寻欢。
等等这些,让这些将领们,早就对眼前的这个帝王失望至极,甚至恨之入骨。
此时此刻,无论杨广什么,这些将士们都绝不可能放过他了。
绝望下,杨广提出最后的一个请求,拿来鸩酒给他喝下,不要让君主死于刀剑之下,不祥。
但将领们的情绪已经等不及了,便把杨广牢牢按住,一名叫令狐行达的校尉拿来一条练巾,把杨广活活勒死。
这也算是满足了杨广最后的请求。
杨广被诛杀后,其尸体无人理会。
萧皇后和宫女们,只有等到叛军离开后,才敢把床板拆下来,钉成简易棺材,再把杨广尸体放入棺中,置于流珠堂。
直到后来宇文化鸡等人离开江都后,才由陈棱按照子的仪式,将杨广的尸体进行安葬。
但是,当时杨广的死并没有消除将领们的恨意。
将领们的情绪就像是爆发的火山,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把对杨广的恨,立刻转移到其他人身上来。
首先遭殃的是隋氏宗室、外戚,无论男女老少,全部被叛军杀死。接着就是对百官举起屠刀。
这一,将领们要用血来发泄心中的恨意。鲜血染红了江都城内的河水。
这个情况超出了宇文化鸡、司马德戡、元礼等饶计划。在极力约束下,这场大屠杀总算停止了。
但隋帝国的不少大臣及家人糊里糊涂,也成了杨广的陪葬,其中就包括名将来整。
宇文化鸡又把杨广行宫中的大量美女和财帛,赏赐给军士们,这才稳住了军心。
等冷静下来,宇文化鸡和将领们一商议,才发现把在江都的隋氏宗室杀得太快了。
应该像李渊那样,至少应该留一个下来,当他们的傀儡皇帝,以便师出有名。
没想到,隋氏宗室中还真有一个漏网之鱼,这个人就是杨浩。
杨浩是杨广的侄子,五年前因获罪,被废黜王位,免除官职。
叛军们是拿着花名册去杀隋氏宗室的,因为杨浩被贬为平民,不在花名册中,所以把杨浩漏了。
这次正好,宇文化鸡便学李渊,搞了个简单仪式,迎立杨浩为皇帝,改年号为寿。
宇文化鸡对外也宣称,自己是反杨广,不反隋廷。
江都兵变,基本上宣告隋帝国名存实亡。
江都兵变之前,很多地方官员基本上还是忠于职守,依靠城池守土,限制了各股割据势力的发展。
但是江都兵变的消息传出,下人哗然。
很多隋帝国的官员干脆就连人带兵,向周边的割据势力投降。
六大战区或多或少,大多都受到了江都兵变的影响。
先东北战区,这战区原先有罗艺、王须拔、高开道三股割据势力和隋将李景。……
先东北战区,这战区原先有罗艺、王须拔、高开道三股割据势力和隋将李景。
起义军领袖王须拔在进攻罗艺时,兵败被杀,率先出局。
接着隋将李景听到江都兵变后,决心率兵南下,想为先帝杨广报仇。
可惜李景的实力太弱了,有心无力,半路被高开道击杀。东北战区现在只剩下罗艺、高开道两股割据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