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145章 得到分析结果(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特殊学员?” 年轻警员小李推了推眼镜,“会不会是那个和他有冲突的追求者?” 张林摇头,解剖刀的寒光仿佛还在他眼前闪烁:“死者全身只有头部一处钝器伤,没有激烈搏斗痕迹,说明凶手要么是熟人,要么是突然袭击。如果是追求者冲突,很可能会有多次击打,带有泄愤性质。” 他突然想起什么,“但凶手知道用钝器击打头部能使其失去反抗能力,再抛尸涵洞溺死,这手法太冷静,不像是激情犯罪。”

小王突然翻开张霆锋的询问笔录:“他说涵洞附近的监控 5 月 9 日晚 10 点至 11 点因暴雨短路,刚好错过了关键时间。” 他指着地图上的线路,“这时间段正是我们推断的抛尸时间,太巧合了 —— 会不会是凶手故意破坏的?” 小杨调出监控设备的照片:“设备安装在 3 米高的电线杆上,需要梯子才能够到,而且线路被剪断的切口很整齐,是专业工具所为。”

周建国盯着幕布上的工业用捆绑绳:“这种绳子在建材市场很容易买到,” 他的手指在 “承重 500 公斤” 字样上敲了敲,“结合 339 国道的施工路段,凶手可能是从事建筑或物流行业的,能接触到这种绳子和钝器。” 小周调出张宝山的社交媒体:“他 5 月 8 日发过条动态,说‘有些人练肌肉是为了保护别人,有些人是为了欺负人’,配图是个戴安全帽的男人背影,定位在国道施工段。”

讨论到正午时,阳光已经爬过窗台,在地面投下格子状的光斑。“我觉得凶手是熟人,” 李明突然开口,搪瓷缸在桌面上转了个圈,“知道他的健身路线,熟悉涵洞环境,甚至可能知道监控盲区。” 他指着照片里的咖啡馆:“从咖啡馆到涵洞 3 公里,开车 5 分钟,步行 30 分钟,凶手很可能是开车接送张宝山过去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能搬动 30 公斤的石板 —— 用了车上的工具。”

小杨的激光笔突然停在涵洞内的拖拽痕上:“这道痕迹起点在涵洞入口 3 米处,说明尸体是从车上搬下来后,再拖到涵洞内段的。” 他比划着拖拽的姿势,“拖拽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节省了力气,说明凶手对涵洞结构很熟悉。” 张林补充道:“死者指甲缝里的橡胶颗粒,与鞋印的橡胶成分一致,很可能是在车内挣扎时抓挠脚垫留下的。”

“下一步侦办方向有三个,” 李明把搪瓷缸里的茶水一饮而尽,“第一,查‘特殊学员’的真实身份,重点排查张宝山 5 月 9 日晚 7 点 40 分后的通话记录和定位信息,尤其是与国道施工相关的人员;第二,走访建材市场,追踪工业用捆绑绳的销售记录,结合 42 码橡胶底运动鞋的品牌,排查近期购买者;第三,调取 339 国道 5 月 9 日晚 7 点至 11 点的所有车辆监控,寻找在咖啡馆和涵洞之间往返的可疑车辆,特别是 SUV 和皮卡 —— 这类车方便搬运尸体和石板。”

散会时,小杨的勘查本上已经记满了新的待查项,张林的法医报告上,“头部钝器伤与溺水的先后关系” 几个字被圈了又圈,小王则在 “特殊学员” 的 IP 地址旁标了三个星号。会议室的烟雾渐渐散去,阳光在地面的光斑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像无数悬而未决的疑点。张宝山右耳后的那颗痣在照片里若隐若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个被涵洞吞噬的夜晚,究竟是谁约他见了最后一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