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1章 炮兵侦察雷达(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张扬内心吐槽,自己有起名困难症,这不是为难人吗?

“就叫它三眼,编号MR-91炮兵侦察雷达!”张扬想了一会,给出答案。

大家很给面子的鼓掌,大声叫好。

张扬挥手压住掌声,“雷达研究工作并没有停止,雨天、雾天等极端天气下,能否正常开机?要进一步测试。

它的重量达到280公斤,太重了,下一步目标是减重,减到100公斤。”

“雷达操作小组要加强练习,争取将响应时间压缩到60秒内,能30秒内响应,再好不过。”

MR-91缺点很多,它是张扬根据羊城军事博物馆那台辛伯林雷达,仿制加以改进的。

技术细节上,和辛伯林雷达相差不多,有些具体指标甚至更差,比如开机时间短,目前只能开机3小时左右,无故障时间只有可怜的十几个小时。

初步得到的指标,MR-91最大探测距离20公里,只能探测82毫米以下的炮击炮,对80、82毫米迫击炮,探测距离为10公里,60毫米迫击炮为7公里。

在实际使用中,缅北山区地形复杂,有效探测距离更短。

至于100毫米、120毫米的重迫击炮,9旅没有,也无从测试。

MR-91雷达问题很多,却是最符合根据地需求的炮兵雷达,缅北战场,缅军绝对主力火炮就是迫击炮,爱迫击炮到每战比用,这个风格一直延续到后世。

反迫击炮雷达的成功,意味着能够摧毁敌人6-8成的炮位,这是以前从未想到过的。

刘援朝搓搓手,拉着张扬,舔着脸问:“旅长,实弹来一次反火炮,就一次!”

张扬收回衣袖,笑道:“实弹射击反火炮,你会了?”

“不打怎么知道?我连85加农炮都拉上阵地了!”

张扬坚决拒绝,自家的火炮对着自己的炮兵阵地来一发,真不能马虎,会出大事的。

刘援朝不气馁,拉来雷达小组。

雷达研究小组梁思齐跃跃欲试,看样子也想来一发。

张扬无奈道:“今天不行!”

“你们得先提交演习计划,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将计划提交给旅部,要政委、支书、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