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41章 民兵体系(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怕不是给人民军扫大街的吧?”

“当兵有啥好的,早晚要吃枪子。”

熟悉的破竹门就在眼前,山标有些紧张地跺脚,然后推开院门,高声道:“阿爸阿妈,我回来了!”

年迈的母亲惊喜的放下针线,“大儿,真是你吗?”

母子相拥,喜作一团。

黄昏天,破落的山村下,炊烟袅袅,村西头最穷的一家,却飘出肉香,羡煞长舌妇。

不和弟弟妹妹们抢肉,山标吃过一碗米饭,就端着浓茶,到屋檐下坐下,享受片刻安宁。

“大儿,你真的当了人民军的兵?”满脸皱纹的老爹问。

“麽错,我明天上木姐武装部报道。”山标挥手赶走蚊子,“阿爸,我给你留钱,家里够吃吧?”

老爹笑出黑牙,“够的,够的。我和你妈有空就到镇上打工,换了不少大米,够吃到开春。”

老爹满脸笑容,儿子当兵了,他更感到生活有了奔头。

话未了,老爹问出心底藏了许久的话,“听别人说,九旅要分田?”

山标凝重的说:“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你别乱说话就行,等通知就好。”

“不好分田,要死人的。”老爹叹一口气,心里满是忧虑。

山标满是自信,“闹事时,你躲远远的,实在不行就跑进木姐,我来保护你们。”

望着杂乱的土地调查报告,张扬眉头就没舒展过。

缅甸的土地分配是一笔糊涂账,缅北更是乱上加乱。

从殖民者手里和平解放,缅甸没有经过解放战争,更不会有土地革命。

平原上的土地,绝大多数为大地主、买办、殖民主附庸军所有,贫民大多数为佃农。

47年宪法规定,国家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有权将土地收归国有,并将其分配给集体农场、合作农庄或佃农,禁止私人拥有大量土地。

48年推动土地国有化运动,将大地主手里的土地收回,分配给无地的佃民。

和平的土地改革,实际就是赎买运动,是用全民的财政收买土地所有者,是彻头彻尾的妥协主义。

殖民地前身的缅甸,没有财力搞大规模的赎买运动,只能规定100英亩为标准线。

第一个100英亩,土地赔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