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64章 香江布局(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1978年,华夏跨入新时代,一心谋发展经济的时代到来。

对于新时代一切朝钱看的价值观,张扬不太认同,但又有些期待。

只讲生意,不讲主义,对根据地发展无疑是个好消息,只要有钱,就不用担心华夏卡脖子。

华夏要发展经济,西北军区也是如此,不然没钱和国内买买买。

根据地内部的工业建设,赚的是缅元和少量人民币。

缅元贬值严重,也不具外汇价值,不能作为交易货币。

唯有美元和港元,才是硬通货。

军区能获得外汇的渠道,目前只能是香江。

香江成为根据地的发展命脉。

命脉所在,必须有大员坐镇,旅部几人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让李政委亲自去香江。

香江办事处和木西公司,当下只有王海带着驻港小队看照。

王海等特战队员,杀人买卖在行,但做生意真的不行。

李国成必须尽快赶往香江,以免木西公司运营停滞和出现腐败。

为了更好制定香江之行的计划,将志民赶回旅部,就他提交的香江报告,大家展开研讨会。

去年,也就是1977年,香江正值七十年代的发展巅峰,经济一片繁荣景象。

年中,香江商品交易所开业,更是为香江繁荣添一把火。

77年GDP达到157亿美元,同时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大关,达亿港元。

香江工业正处于巅峰,主要支柱行业,纺织、塑料、制造业、航运,支撑起世界排名40的经济体。

同时,金融和房地产业,已有取代制造业,成为香江发展核心的先兆。

对此时的香江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永远不过时。

张扬拿出一份一月份的《明报》报纸,强调香江股市的重要性。

李国成有些疑惑,“股市不就是博傻的赌场吗?用得着这么在乎?”

“正是因为赌场,才需要重视。”张扬笑着递给他报纸,上面用笔圈出了重点。

1月,李嘉城和包玉刚围绕九龙仓展开第一轮交锋,两大富豪围绕英资进行商战,震撼香江。

动辄上千万的资金,让李国成眼红,自嘲道:“这钱给我们就好了!”

“这不正是我们的机会!”

对于进入股市,利用九龙仓商战赚钱一事,张扬有十足的把握。

政委却有些迟疑,他从来没接触过股市,就连资本世界的经济规律,也全靠马恩毛的批判文章去窥见。

这些天,李国成一直埋首海量的香江资料里,希望尽快摸准它的游戏规则,和经济规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