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08章 外行人的灵光乍现,只是行内(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瑞丽江南,钢铁基地以南2公里,又规划了一个“大型”工业基地,占地面积达到2000亩。

滇省援建的5万吨级合成氨厂就落户于此。

旅部早在去年就规划了化肥厂基地,提前做了三通一平,直至今年5月确定合成氨规模后,才开建厂房和配套设施。

5万吨合成氨被称为小化肥,至今国内已建了几十座,技术非常成熟。

设备抵达后,春城援建队开始实施项目布局,为这套设备选择适合根据地的技术路线。

华夏二十年来不断建造小化肥厂,已将小型合成氨厂完全吃透,还玩出了花活,组合出几十套不一样的工艺方案。

合成氨涉及到CO变换、变脱、脱碳、精脱硫、原料气精制、氨合成等十几个工序。

每一个工序又有多种路径选择,使整个合成氨工艺显得十分复杂、多样,如原料气精制工序就有铜洗工艺、甲烷化工艺、双甲工艺等。

全国几十家小型合成氨厂中,几乎找不出两家工艺与设备完全相同的厂子。

技术成熟,选择又多样,根据地的合成氨厂要在开建前,选定适合本土的工艺,以最大程度节省成本,和符合自身发展需求。

繁杂多样的上百种工艺选择,很让外行头晕,不知如何下手。

张扬不是合成氨专家,但他知道抓关键,再复杂的工业项目,也是从源头而起的。

合成氨基础是制气,准确的说华夏小型合成氨首先是制煤气,煤气之于合成氨,就如同烧柴煮饭。

工地项目指挥部里,张扬对着图纸,咨询项目总顾问姜明哲。

年已62岁的姜明哲,是春城化肥厂前副厂长,他受命带领滇省化肥援助团队来到木姐,主持合成氨项目。

“姜老,滇省小合成氨厂用什么制气?”

“半水煤气,用间歇式固定床制取。”

张扬摇摇头,“恐怕不妥。”

为了化肥,张扬做了不少功课,也算是半个专家,他知道间歇式固定床有两大难点,根据地难以克服。

一、间歇式固定床制取气,操作复杂,阀门倒换频繁,容易损坏,操作和管理繁杂。

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吹风、一次上吹、下吹、二次上吹、空气吹净等5个步骤,且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转换,期间阀门位置要改变6次,每次4-6个阀门。

刚从农民变成工人的厂工,少说也要5年以上的磨练,才能完成如此繁复、严苛的操作。

提取合成氨是很危险,煤气泄露等小事故极可能造成伤亡,若是大事故就可能发生爆炸。

合成氨爆炸可不是开玩笑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