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17章 测绘军事地图(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越是深入敌境,就越要注意安全,所以小队选择的路,越来越偏离人迹活动区,走更无人的山区。

“周参谋,这是腊兴公路最狭窄的地方了吧?”

周咏怀故作轻松的说:“没错!”

“你看,4公里外的3个蛇曲弯道,就是公路最狭小的地方。”

周咏怀指一下脚板,“在这里架一门炮,就可以封锁峡谷,让敌人只能放弃公路,进攻此山。”

章楷点头称是,“补给不多了,我们该回程了!”

雨季纷繁,农民都回村避雨,野外人迹很少,测绘小队返回时,选择穿行农田与山林的交界地带。

雨季对双方都是公平的,测绘小队在野外冷水就干粮,缅军乃至老百姓则懒得出门。

借着雨季的恶劣天气,旅部大胆派出测绘小队。

这次测绘范围很广,从南渡盆地、中缅公路腊兴段、兴威-滚弄公路、萨尔温江果敢段,都在测绘范围内。

测绘最深的地方就是孟利镇,这里已经远离根据地50公里。

7月底,三支测绘小队成功返回,立即开始绘制军事地图。

地图分两个比例尺,一个是1比5万,另一个是1比10万,涵括南渡盆地北部、腊兴公路北段、兴滚公路。

不单比例尺,地图还标记了坡度尺、经纬度注记、直角坐标系等,地形标注有山脉、丘陵、雨林、次生林区、水田、公路、河流、沼泽、居民点等9种。

由于测绘人才、时间和工具有限,这次测绘的地图要素不多,缺乏偏角图等标识。

也没有完全记录沿途所有地形,遗漏了很多山脉、峡谷和无人区。

但这两份地图确是九旅走向专业化的成果之一。

测绘学的运用是一支军队正规化的重要标志,一份可靠的军用地图,是打胜仗的保证。

炮兵准不准,部队机动性,撤退与伏击,参谋和指挥员都要依靠地图来制定计划。

世界上的军事强国,无一不重视测绘学。

小日本几十年如一日的测绘华夏地图,保证了鬼子在抗战初期推进速度快于国军撤退速度。

吃够地图亏的土共,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成立专业的测绘部队,有力保障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