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进入9月份后,热带风暴对经济破坏影响不断显现。
奈温政府下令各级机构抽调资金救灾,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中央政令,资金支大笔出,财政随之紧张。
为了填补财政空缺,掸邦政府加设关口,增收厘金,这也为走私大潮开了一道缝。
缅甸是走私大国,城市则是黑市大本营,郊外的新设的哨卡更不用说,很快沦为走私通道。
驻点军人和公务员为了完成收入指标,也为了“创收”,向走私马帮大开方便之门。
无数军人和政府职员,乃至国企员工,借助这个政策窗口,为国家努力工作之余,也行充实自己口袋之举。
走私浪潮,蔓延到腊戌市,在腊戌机场东边的盘马小镇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郊区黑市。
不同于兴威郊外黑市,腊戌黑市靠近机场,交通非常便利,显然得到军方一定的背书。
古力走在黑市上,审视摊位上的商品,九旅出产的工业品随处可见。
初夏的盐荒潮过去了,食盐不再是最走俏的商品,反而是不起眼的农具,销售最为火爆。
木兰钢铁厂投产后,农具厂用料更好,加上退火工艺的进步,农具的质量比前代更好。
新刀具的质量碾压缅甸国产货,同样胜过进口货,一举成为全缅最好农活用具。
缅甸人口三千万出头,农民占据全国人口7成以上,名副其实的农业国,农具市场也最为广阔。
仅仅八月,根据地就往南出口万把镰刀,刀具总数更是超过5万把。
腊戌黑市充斥镰刀、钩刀、锄头、铲子等农业工具,正是工业倾销的一个明证。
古力只是扫视市场,并没有停下攀谈,而是去往集市中心。
站在木台上的山标大声叫卖,“五星牌香烟,就剩5箱了!”
台下商人纷纷伸手,想要抢下最后一批香烟。
为了争抢机会,商贩们毫不顾忌地拆同行的台,搞得临时发卖会像个菜市场。
一个干瘦的精装汉子,推开人群,登上木台,回身道:“我要了!”
台下立刻鸦雀无声,商贩不再争论,低下头散开。
等人散去后,苏哈才对山标说:“远方来的客人,你的香烟我包了!”
古力就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一言不发,他认识苏哈。
苏哈是缅东北军区后勤部的中尉军官,背景很硬,关系通天,频繁出入腊戌黑市,是有名的大买家。
他一下场,普通商人根本不敢虎口夺食。
山标眼光闪躲,这是他头次来腊戌,担心被强买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