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载具逃过一劫,觉昆探头注视山下,一台坦克车头栽倒在水田里,炮管深深地插入淤泥中。
长长的山体划痕从路沿直达谷底,可见当时坦克车组的慌张,几乎是以滑铲的形式逃离公路。
如此机灵的车组不在少数,只要不顾一切地冲下山崖、陡坡,就能逃过火海。
解救被困的缺胳膊少腿的装甲兵后,觉昆收获44名战友,以及3辆坦克、4门重炮、9辆卡车(含牵引车)。
丹瑞不断地催促下,觉昆只能想着办法解救倾倒在谷底的载具和火炮。
山上火烧不息,山下缅军喊着号子拉装备,试图恢复部分装甲兵、重炮力量。
同时,在悲愤之余,缅军投入更多的力量,清理道路,或开辟出新通道,就连北边孟利镇的百姓也主动帮忙灭火。
山口地形险要,想要一天内开辟一条新通道,太难了!
灭火也难,山口远离水源地,人工灭火简直妄想。
夜幕降临之际,大火基本熄灭,只余小火,缅军勉强打开通道,投入少量兵力北上增援。
黑夜中,山口冷风吹来,顿时阴风阵阵,让留守火场的缅军失胆,不敢守在山顶,大部分躲到山下的临时营地。
清晨遭受的打击,让缅甸东北军区司令部上下都“失神”,丹瑞一度失态,无法专注指挥。
等他回神时,从南方接踵而至的电话、电文,也牵扯了司令部的大部分注意力。
相比挫败连连,不可收场的战场,应对国防部、总参谋部的诘责,对指挥部内的各级军官来说,更为关键。
前线战败,吃官司,被枪毙的是一线指挥官,承担最大责任的是丹瑞师长。
至于一众参谋、行政军官,想办法推卸责任,逃离漩涡中心才是当务之急。
丹瑞被上级密集的诘责困住,下级军官异心丛生,缅军东北军区的指挥中枢无法高效运转,处于半失灵状态。
夜幕降临时,总参谋部军头紧急商议后,决定临阵换将,调苏敏准将接管指挥权。
新任总指挥官将于明日清晨搭乘飞机抵达腊戌机场,赶往临时指挥部所在的小白桥村。
缅军乱象丛生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