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30章(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泥、建材才能大批入村,然后修村集体的水利工程。

等隆冬来了,大家上山修水库,保证明年初村村有灌溉用水,家家粮食大丰收。

通过宣传,三十五万农民都明白了旱季做工的目的和方向。

边区政府大力宣传共建美好家乡的口号,同时举行打击黑坏分子行动,要扫除潜伏在群众中的坏人。

政府鼓励群众举报坏人,并有赏金可以领取。

种种宣传鼓动下,彻底激发了百姓参与政治,参与社会运动的热情。

十月里,各地群众踊跃举报坏人,边区民兵团根据群众线索,一共抓获了五百余嫌疑人。

经过甄别后,其中三百余人是不得志的牢骚客,喜欢对政府政策和人民的热情冷嘲热讽,以打击群众积极性为乐。

这样的人虽可恨,但不至于犯法,一番教育后就被放过乡下,接收群众的监督和继续教育。

抓获的嫌疑人里有近百人是土匪、毒贩,他们平时像老鼠一样躲进山沟,干着抢劫、贩毒等违法活动。

大水灾一来,山里藏不住了,这群恶徒就像雨后蚯蚓一样,从土里窜了出来,然后被民兵擒获。

这等恶徒罪行累累,很快就被审判,并给老百姓上了一堂公审普法课。

在群众举报下,边区还抓获了二十余名特务。

这批特务或早或晚的进入边区,并潜伏在群众之中。可惜在高涨的民意下,这帮特务无所遁形,被一扫而空。

这批军情局派出的特务,潜伏能力很一般。

尤其是藏在灾民中的特务最容易暴露,因为他们大多是穿着拖鞋或靴子逃入根据地。

一个没有化工业的国家,居然能有塑料胶鞋穿,显然不是平民百姓,更不是灾民。

见微知著,可见军情局情报刺探能力之差。

奈温创建军情局,主要是用于监视纲领党及军中的反对势力。

小吴丁吹嘘的战绩,更多的是作为奈温扫除内部异己分子,和镇压游行示威所获得的。

对上组织严密的新缅共,以及获得人民广泛支持的根据地,军情局的表现很一般,与其闻名东南亚的名声并不相符。

寇可往,吾亦可往。

理顺根据地大政后,张扬再次将目光转向国统区,要推出筹谋已久的国统区发展计划。

之前,缅共实力有限,缺乏干部,加之时机不成熟,张扬一直压抑着在国统区发展的想法。

现在时机已到,是时候到国统区发展地下党组织了。

年初,张扬用了三个月时间,翻遍了缅共积累的海量资料,虽然当时没能找到党在敌区的残余力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